第55章 身心洗礼
这日清晨,天刚蒙蒙亮。
贾琼等新生跟着陶大春和几名老生一起下山,步行前往梧桐镇二十里外的白河村。
贾琼依然是那身侠客打扮,不过这次他没有带枪,只戴了剑。
如今学院中有不少人加入了陆羽当初开玩笑般发起的学社——侠社,贾琼理所当然的被公推为
侠社成员以贾琼为榜样,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为;青衫学子,也可为侠为宗旨。
提倡恢复先秦儒士之风,以天下为己任,重文而不卑武。
他们也和贾琼一般,平时练武强身,出门时也爱戴剑。
侠社成员现在已经有五十余人,其中尤以新学子居多。
因此他们这一行人出行,倒好似一群江湖中人一般,新奇的画面引得不少路人侧目。
白河村在钱塘江边,只是个人口百十户的小村子。
书院在这里有一处小庄园,有水田两百多亩。
书院这些分布在浙江各地的大小庄园,是书院专门为学子们历练准备的,倒不指着这点田产赚钱。
贾琼他们赶了一上午的路才赶到白河村,庄园里有几户佃农,平时负责看护庄稼,农忙时负责给学子们做饭。
大家赶了一上午的路,先到庄园里休息吃午饭。
现在已经到了夏季,大家到达白龙村时正好是中午。
日头毒辣,天气闷热。
光是在太阳底下站几分钟,就已经晒的人受不了了。
更不用说还得在烂泥地里弯腰收割稻谷,可以想见,这肯定要比当初砍竹子时还要辛苦多了。
一个熟练的老农,收割一亩稻谷大概也需要五六个小时。
绝大部分学子都是
这次来白龙村的有四十多名学子,相当于每人需要收割五亩稻子。
算下来,最少也需要四五天时间才能把稻谷割完。
新生们经过“军训”,这三个月又跟着贾琼习武,身体素质都比过去强多了。
大家吃完饭之后,有人就跃跃欲试的准备下地收稻谷,却被几个有经验的老生拦住。
陶大春说道:“现在日头毒,在这时候收稻子身子可受不了。
再说稻田里还没放水,现在也收不了。
大家先休息一下,等日头没这么毒了,咱们先去放田水。
今天早点睡,明天一早,趁着天气凉爽早点起来收割。”
陆羽问道:“陶师兄,那我们现在干什么?”
陶大春说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大家今天下午的工作就是磨刀。
你们注意看我们是怎么磨的,注意一点不要受伤了。”
陶大春等让佃农从库房取来磨刀石和镰刀,可以看到二十几把镰刀都已经生锈了。
陶大春他们先用粗砂石把刀刃宕开,再用细砂石把刃打磨得细腻而锋利。
这是一个技术活,难度倒是不大,需要的是耐心。
万松书院的学子们都是聪明人,很快就都掌握了,将所有镰刀全都打磨好。
“师兄,这镰刀只有二十多把,我们这么多人不够分啊。”
“收割稻谷之后还要打谷子和晾晒。
打谷子才是最累的,所以大家需要轮流来,二十多把镰刀足够我们用了。”
新生们
而且其中的艰辛,也是超乎想象众人的。
割稻子需要判断天气,最好是在阴天又不下雨的时候,否则只能一早一晚收。
收完后的两三天最好是大晴天,这样方便晾晒。
割稻谷时要留下正好长度的谷杆,太短的话,打谷子的人不注意容易戳伤脚底板。
也不能留得太高,太高了拉半斗时费劲。
每捆稻谷不能太大或太小,太大握不住,打谷子时容易脱手。
太小三两下就完事了,影响效率。
而且稻谷要摇摆整齐,方便打谷子的人拿。
打谷子是最累的,先要准备好半斗(斗状容器),木刷(梯状脱粒工具),挡席(竹片编制缝制,绑在竹条上,用竹条夹在半斗沿上,防止谷粒飞出半斗)。
把半斗扛到田里,打谷子的人要紧握一把稻穗,扬过肩头使劲往半斗里的木棍刷子上摔。
反复多次,直到谷粒全部掉进半斗里。
脱粒完成后,用箩篼把稻谷挑回来,倒在地坝里铺开,根据地坝的大小,确定谷子摊开的厚薄。
首先用宽缝竹筢搂出谷堆里的稻草叶子,再用推谷木筢全面摊开。
待基本晒干水分后,用粗筛篮过滤一遍谷粒中的杂草杂叶。
再逐渐推厚打薄重点翻晒,晴好的天气下,两天左右即可完全晒干。
最后一步是舂米,用石磨和石臼给稻谷脱壳,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