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
……
云雾低沉,天色灰蒙,记忆里贺青岚老师这些年发过来的奈良的天空不是这个样子的,宋玉脑子里穿插着无数的记忆碎片,无一不是曾经和贺老师相处的点滴,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李立尧握住宋玉的手,轻轻地将她扣紧的指节掰开,宋玉偏过头,无力地靠在李立尧的肩上。
“知道了,一切都等我回来再说。”李立尧挂了经纪人的来电,改发微信。
工作还丢在蓉城,人已经跟着宋玉飞到日本了,吴姐又气又急,夺命连环call打了十几个,李立尧让她推了两个合同,违约金他照赔。
“你的钱就不是钱了吗?可惜不可惜?!”吴姐打了一串字发过来。
李立尧懒得管,刚把手机关上,就听见宋玉气若游丝地问:
“你今天是不是有工作?”
“没有。”
然后他听见宋玉叹了一口气:
“你没必要跟着我过来的,我自己也可以。”
李立尧安慰她说:
“你这位老师我有过一面之缘,她还关照了你这么多年,我理应来送行。”其实不只是一面之缘,那三年李立尧经常去学校给宋玉带饭,天冷的时候在过道里冻得不行,有一次遇见贺青岚,他告诉她是在等宋玉,贺青岚就带他到自己的办公室去避寒,从那以后他每次都在那里等,贺青岚不经常在办公室,两人有时候见了会打招呼。一个经常披着披风的温柔女先生——这是李立尧对贺青岚的全部印象。
宋玉没说话了,前夜里她接到贺老师过世的消息,睁着眼睛到天明,又坐了那么久的飞机,累得手都不想抬起来。
“睡会儿吧,到了我叫你。”李立尧轻声哄道。
车开到奈良的郊外,贺青岚老师从蜀大退休后就一直在这里疗养,她其实没有那么老,才年过半百,但看起来精神一直不怎么好的样子,据说是因为年轻的时候生过大病,还遭遇过洪水,身体底子本来就差,前年查出肝脏衰竭,昨天就撒手人寰了。
宋玉是自责的,贺青岚是她研究生三年的导师,为她付出了不少心血,手把手地带出来,还继承了她的衣钵在本校教书,结果现在教师生涯中道崩殂,没脸见她,如今想见,却天人永隔。
贺青岚身体不好,却爱侍弄花草,车子开进她的居所,宋玉一眼就看见了满园的花,映山红开了一些,樱花已满树,全是贺老师的遗物。
她管不住眼泪,索性就让它流,下了车,来迎接他们的不是贺老师的女儿,而是一个熟人——
正是贺老师介绍给自己的那位叫尤滨的制片人。
他早早地就来了这里,戴着眼镜,穿着黑色的棉服,胸口别着白花。
“宋玉,又见面了……我也是贺老师的学生。”他这么解释道。
竟然也是贺老师的学生吗?宋玉同他握了手:
“您好。”
“叫我师兄吧,我比你大了好几届。”尤滨说。
“嗯,师兄。”
李立尧也同他握了手,接着他带着两人进屋去,贺青岚的女儿付茗冬就在客厅里招待前来吊唁的客人,付茗冬和宋玉差不多大,学的是建筑,一头利落的短发,说话有些冲,以前宋玉去过贺老师在蓉城的家,和她见过一面,之后就再也没有遇到过。
付茗冬看起来并不是很憔悴,对母亲的去世蛮淡然的,蓄了长发,肤色比从前白了不少,和宋玉之前见到的样子大相径庭,眼神里再无当年的稚嫩和倔强,也是一个成熟的女人了。
“我母亲被这个病折磨了很久,现在这样走了也算是解脱,你们别太难过了。”付茗冬安慰道。
贺青岚的骨灰今天上午就被带回来了,如今骨灰盒静静地躺在后花园的一张原木桌子上,黑漆的盒子上贴着她年轻时候的照片,宋玉看着那张照片,心思沉重得无以复加。
吊唁仪式和国内的也不太一样,更不同于和风,据付茗冬所言,这是贺青岚之前写遗嘱的时候就写好的流程,她希望安安静静简简单单地走,不给后人添麻烦。
仪式持续到晚上暂告一段落,付茗冬把熟人安排在家里住,宋玉很早就起来了,结果李立尧起得更早,已经下楼帮她端来早饭,细致地不像话。
宋玉在后花园里静静地看着贺青岚的遗像,李立尧就静静地陪在她身边,早上下了小雨,骨灰盒安置在棚下,他们只能站在雨里,李立尧借来一把黑伞,立在宋玉头顶。
付茗冬走过来,道:
“宋玉,我母亲有东西留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