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235 裁汰部门
嘉靖六年八月。
北京已经变得非常热,如果是清朝的时候,皇帝这个时候都已经选择去承德避暑。不过朱厚熜登基这么长时间,倒是没有一次选择出京避暑。不是因为朱厚熜不想避暑,而是皇帝每一次出动,动静都是太大。光是拱卫皇帝安全的部队,就不下于三万人左右。这么多人出京,那得花多少钱。
最起码现在,朱厚熜还不认为自己可以随便享受,花这些没用的钱。因为草原那边,威胁依旧不减。历史上俺答率领土默特部落可是统一了蒙古部落,然后狠狠地羞辱了大明朝。严嵩还留下了遗臭万年的方法,那就是表示,俺答南下抢完了自然就走了。最后逼得大明朝只能是同意开关。虽然开马市并没有什么问题,但自愿和被逼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朱厚熜可不愿意成为被俺答羞辱的皇帝。
因此目前阶段,还是要攒钱,还是要发展实力。
当然现在的承德也没有几百年后的避暑山庄。
早晨八九点在武英殿开内阁“扩大”会议,也就是内阁阁臣、大九卿,还有一些其他正二品官员、六部侍郎这些正三品官员,可以说是主要朝廷重臣参与。这不是廷议,因为科道官员都没有参与。但也聚集了朝廷主要官员,因此也可以说是“小廷议”。
虽然是早晨八九点,但实在是太热,因此武英殿还是放了不少冰块。
放了冰块,房间的温度下降了不少。
这段时间朝廷的确是安稳了不少。
朱厚熜压了王瓒,同时又不让其他人对付王瓒,暂时稳定住了朝廷。目前朝廷的大臣,大部分都是有能力的。或者说这些人处理日常事务都是非常合格的。只要他们不内讧,不把精力浪费在彼此勾心斗角上,那么在处理日常事务没有丝毫问题。能够让朝廷稳定的运转。
朱厚熜也是轻松了不少。
虽然现在温度高,让人蔫蔫的。但朱厚熜每天早晨还是坚持来到武英殿,和朝廷重臣见面,最少处理两个小时的政务。
几乎是风雨无阻。
关于这一方面,就是那些挑剔的科道官员也没有话说。因为从明英宗开始,大明朝经历了那么多皇帝,朱厚熜绝对算是最勤政的皇帝之一。特别是他们经历了明武宗这位随心所欲的皇帝之后,朱厚熜就更加显了出来。
日常处理政务不说,每天的经筵日讲,朱厚熜基本上也不缺课。
“盛应期的这份报告你们怎么看?”
盛应期果然不是一个安分的。
或者可以说,不甘心平庸,想要在辽东做一番大事业的盛应期,碰到了不安分的史道,加上一心要建功立业的杨镇,就有了朱厚熜手中这份奏折。盛应期才去了辽东一个多月时间,就弄出了大动静。盛应期给朝廷上疏,表示辽东要进行卫所改革,屯田改革。而且盛应期的卫所改革,已经得到了辽东都司,还有辽东总兵官杨镇,以及辽东布政使司,辽东土地司各个部门的支持。
得到这些人的同意之后,盛应期丝毫没有耽搁时间。
甚至都没有得到朝廷的旨意,就已经开始在辽东进行卫所改革。反正盛应期是蓟辽总督,总制蓟州、辽东军务,有权利对于卫所进行一些改革。
卫所改革的核心就是屯田改革。盛应期在广宁前屯卫,开始了屯田的改革。史道这个辽东土地司司长,亲自带人来到了广宁前屯卫,配合盛应期进行屯田改革。广宁前屯卫,是辽东二十五个卫所之一。早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军事卫所,但经过百五十年的经营,广宁前屯卫成为了成为了辽西走廊的重要军事城市。
当然盛应期和史道从广宁前屯卫开始,主要是因为得到了杨镇的支持。
杨镇就是出自广宁前屯卫,杨家就是广宁前屯卫的指挥使家族。按照史道的说法,广宁前屯卫所有的耕地,不管是不是屯田,都成为朝廷官田。
然后统计广宁前屯卫的人口情况。
以人口为标准,重新把这些土地租给广宁前屯卫的人。完成了租田之后,这些人就成为了官田佃户。以后在这里种地,按照朝廷税率和地租,给朝廷交赋租。辽东土地司和这些佃户写一份租佃协议。
只要他们按时交赋租,那么辽东土地司就不会把田地收回去。等于是说,只要按时交赋租,这块田就是你的。但同时这些佃户,没有权力把土地售卖或者转租。一切私自进行的土地售卖和转租,都是不合法,不合规的。辽东土地司一旦知道发生这种事情,可以无条件的收回这些土地。
其实就是另类的一种分田。
当然从此刻开始,他们也不用负担以前卫所应该负担的事情。不需要给军队提供粮食。
也不用必须当兵。
虽然没有明确废除卫所,但其实基本上就是废除了广宁前屯卫。因为卫所存在的意义,就是给军队提供粮食,然后当兵。你现在取消了这方面的功能,等于就是废除了卫所。
因此只要这个改革完成,等于是说广宁前屯卫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