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市集
“若娘子,您的信。”
杜若正在忽喜忽忧,思绪万千的时候,红叶突然又送过来一封信。
“谁送的?”她不解地发问。
红叶凑到她耳边,悄声回道:“是妙香。”
“妙香?”杜若更不解了。
她和妙香去青龙寺游玩那日,约好了,端午节过后,她们一起去兰池打猎,现在时间还没到呢,妙香怎么突然来信了,难道她遇上麻烦了?
杜若想到这里,急忙拆开信,看了几行,她的神色缓和了下来。她一页页慢慢翻过去,看完以后,把两封信放在书案上,左看看,右看看,有些哭笑不得。
妙香的信上,同样盘点了一下长安各处好玩的地方,还细心地帮她列了张表,把这些地方由近及远罗列了出来,这些地方该怎么去,有什么特色,需要注意什么,都一一标明了,堪称一份极其详尽的长安游玩计划。
有些地方大家都知道,还有些地方,杜若听都没听说过,妙香也一一列出来。
有了这张表,她不用花什么心思,只要按照这张表,把这些地方一个个玩过来,就行了。
亓宣和妙香,这可真是想到一起去了。
要夸他俩心有灵犀一点通吗?连这种事,都能想到一块儿。
只不过,有些人啊,旁的事他都能想到,却为何特别笨呢?
杜若托着下巴,认真想了一会儿,才提起笔,给他们二人分别回了信。
亓宣那里,答应和他一起去城外看看,妙香那里,则是好一番感谢。
太子接到了她的回信,就开始发愁,该怎么防备不知情的人撞上来,拆穿他的身份。
在毬场或者某些地方见杜若,他可以让人事先清场,保证没有闲杂人等突然冒出来坏事。但是去云门乡,那里有不少人见过他,知道他是太子,他明晃晃出现在那里,难免会有意外。
该怎么做,让熟人见了他,都认不出来呢。
太子认真思索,突然想起他上次戴的斗笠,马上让人去准备东西。
五月初四,太子带着几名亲近的侍卫,去安兴坊接杜若。
到了约定的时辰,杜若带着人出了府,看到他们这身打扮,一时不敢上前相认。
亓宣他们几人,今日一色的玄衣,头上个个戴着顶斗笠,服色类似,打扮也类似,他们这么一穿,很难认得出来谁是谁。
“阿宣,要不我也回府去,换了玄衣?”杜若看到这一幕,眼前一亮,觉得他们打扮得这么齐整,很有趣,而她带的人,服色不一致,打扮也不一致,显然破坏了队伍的齐整。
“不用换,你们的服色也很类似,戴上斗笠就行。”太子递给杜若一个斗笠。
其他人也把手里的斗笠递给杜若带的人。
杜若接过斗笠,四下看了看,她带的人,服色近乎青色,她把斗笠戴上,其他人也戴上,队伍就变成了一队玄色,一队青色,两队打扮齐整的骑手了。
“阿宣,你怎么想出来的,这个主意太好玩了。”杜若夸他。
亓宣在其他事上,很聪明,就是在有些事上,有点笨。
“我怕日头太晒,才让大家都戴上斗笠。快入夏了,日头太烈,在外面玩,不戴斗笠,会晒黑吧。”太子认真找了个理由,打发杜若,不管怎么说,他都不会承认,他是怕被人撞见,才这么打扮。
“现在天还早,日头还行,下午是有点晒。你不觉得这么打扮很好玩吗?”杜若觉得这事的重点是好玩。
“好玩吗?还行吧。”太子点头,“准备好了,我们出发吧。”
“好。”
一行人上了马,出了通化门,沿着官道一路往东,往十里铺而去。官道上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供往来行人避雨休憩。
十里铺在浐桥以西,是个十里长亭,过了浐水,再往东十里,有一亭名灞亭,此地长安有名,天下也闻名,长安人送别东去的亲朋好友,灞桥折柳,依依惜别,就是在此处。
太子他们,今日要去云门乡,并不是去灞桥。
他们骑着马,一路奔驰,过了第一个十里长亭,又过了浐桥,再往前走了一段路,只见宽敞的官道继续往东,官道两边却出现了乡间小道。有些小道往北去,有些则往南。云门乡在南边,所以他们就拐弯向南了。
“阿若,过了崇道乡,就是云门乡了。”太子介绍道。
“还远吗?”杜若问他。
“不远,大概十多里地吧。”
“好。”
众人在路上没有停留,一路驱马向前,到了云门乡。
云门乡西接浐水,东临灞水,太子的田庄在东边,靠近灞水。
“阿若,你看,这边靠近灞水,取水灌溉比较方便,我觉得你要这边的田地比较好。”太子领着杜若,直接到了他的田庄边上,指给杜若看。
杜若骑在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