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警察来找过王露珍,张波替她回答了几个无关紧要的问题,无非就是蔺桷平时说话做事有没有透露出什么异常之类的。张波虽然对这个继女没有像亲生父亲一样疼爱,却也自认从不亏待。家里的经济条件确实差,要维持她的治疗费和学费很有困难,可他也只是在老婆面前稍稍叨咕过几句而已,绝对没有故意让孩子听见过,更没给过她脸色看。
警察临走之前告诉张波,已经查到蔺桷从炳夕市坐火车去了香国市,接下来需要香国市警方配合寻人。
张波料想香国市是个大城市,那里的警察肯定更有手段,要找一个人并不难,于是他便放放心心地照顾老婆孩子。面对王露珍的再三追问,他把警察的话原封不动地转达给了她,好让她安心。
就这样,蔺桷离家出走的事传开了,连隔壁村的都来打听,使得缙云村的人脸上无光。警察去学校找了几个学生问话,他们你一句我一句地凭空捏造蔺桷的古怪孤僻,闹得全校师生有的甚至连蔺桷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却能够如同她的闺中密友一样描绘她的一言一行。
王露珍在家坐月子,嘴上说自己挺好,却整天从早哭到晚。张波问她,她也不说个一二三,只顾着摇头哀叹。
老太婆见她哭得太多,早就嫌她晦气了。她每天做好了饭,给在医院的孙子送了日用品便出门闲逛,很快和周围的邻居老头老太混得熟络了。
这下可好,老太婆天天听他们瞎扯,从远古至当今,从天上到地下,从新出生的到才入土的,件件事都离不开鬼神之说。她起初还不大相信,到后来越听越着迷,一天不听就浑身不舒服,甚至背着儿子儿媳按照缙云村的习俗开始着手置办身后事需要的棺材寿衣。
那些老头老太见她由内至外已经成为一个缙云村传统习俗的虔诚信徒,于是偷摸地告诉她,她的儿媳是如何不识好歹、过河拆桥,竟敢得罪夏大师。他们七嘴八舌把那晚王露珍和村民争执的过程发挥想象夸张了数十倍,神色诡谲地警告她:“得罪了夏大师,你家有难了。”
“你还不知道吧,你那儿媳说的那些背时的话早就传到夏大师耳朵里去了。大师他本人肚量大,不跟俗人计较,可是我听人讲,夏大师说,之所以蔺桷那女娃子在他手里没治好,就是因为她们母女两个心不诚。神不信则不灵,神都不灵,那怎么请得走蔺桷身上附的阴人?夏大师还说蔺桷这一跑,你们张家的事没完!特别是等蔺桷回来,母女一见面,还得给你们家惹大祸!”
老太婆根据前几日习得的缙云村的信仰体系一推敲,登感大难将至。怪不得儿媳妇会早产,宝贝孙子会住院。仔细想想,来到这个家之后自己老是觉得身体这疼那也疼,儿子也一直憔悴虚弱,前些天在厂里工作时差点被车床轧断了手指!
她起先怀疑过是不是屋子的风水不好,谁想到竟是媳妇出口成灾!追根究底,都是蔺桷那个死女娃子不知道发了什么疯要跑走,才让儿媳说出这般非人的疯言疯语。都是因为这对母女非要和鬼神作对,这才动摇了家里平安的根基!
老太婆回家就要发作,可是儿媳照旧哭哭呆呆地傻坐着,对家里的事漠不关心。她找到张波,儿子耐心听她说完,安抚她不要胡思乱想便去忙东忙西了。过两天要接龙门出院,家里的钱不够结账,他正要出门去求人呢。
老太婆心疼儿子辛苦,不敢再多烦他。可是每天她从眼睛一睁开,到完全睡着之前,心里都挂记着这件事,每时每刻都在郁躁烦恼。
最后那帮邻居老头老太可怜她,给她出个主意,说解铃还须系铃人,始终要找夏大师才能解开这个结。
老太婆苦苦劝说儿子一定要按他们说的救救这个家,张波经不住老母亲再三纠缠,念她一片苦心,于是母子俩背着王露珍买了好多礼品上许姐家道歉。许姐不领情,他们又去求村长出面当说客。作好作歹,才让许姐勉强答应去帮他们探探夏大师的口风。
口风还没来得及去探,这边警察又来家里了。
香国市的警察已经查到蔺桷的下落,还上雀峡生命研究所走访了一趟,弄明白原委之后才让炳夕市这边的同事给张家回话。
缙云村辖区的警察从未听说过雀研所,他们像听天书一样听了一遍蔺桷的故事,然后亲自上门转达给王露珍和张波夫妇,老太婆也守在一旁留神倾听。
王露珍披头散发地坐在床上,蜡黄的脸随着警察的讲述渐渐发青。张波和老太婆则一脸呆滞,没有多余的情绪。
警察说:“雀研所的负责人要香国市的警察暂时对孩子保密,她现在正在进行治疗,不宜中途去打扰,你们可以等她治疗完之后再去接她。下个星期一她就出院了,我们查到她已经买好了回炳夕市的火车票,我把雀研所的电话留下,你们可以和她联系,看看是去香国市接她,还是去炳夕市火车站接她。”
警察走后,王露珍如同一尊雕像般定在那里不哭不笑,呼之不应、唤之不答。
张波估摸着她这回受了大刺激,孩子只能活到50岁,她肯定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