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深处(1)
22世纪的自动驾驶汽车,排除了人类驾驶员之后,就可以把车厢设计得如同起居室了。 尤其是采用了卵形车舱之后,这辆长5米、宽2米、高1.7米的设备车,内部摆放了两张可躺旋转椅,全息投影的中控面板,循环水系统,还有一只硕大的智能收纳箱,装载了本次任务所需的各种仪器。另外还有一台铅外壳的小冰箱,储藏了充足的食品和药品。 两位警官戴上防护头盔之后,设备车便开启侧门。 皮姆当仁不让地第一个出了车舱,踏在庞大洞窟那打磨平整的地面上,开启防辐射服自带的照明,观察着光秃秃的水泥墙壁。 加拉则弯下腰,从徐徐展开的工具箱里取出了两件“盖格计数器”,开始进行调试。 “你说,”她猝然道,“指挥中心系统为什么要费劲巴拉地派辆车,把咱俩送下来?直接让机器人下井,寻找泄漏点不就得了?” 她低着头,哈着腰,一边干活,一边开口说。毕竟,周围只有皮姆一名听众。 而带着防护头盔的两人,可以通过紧紧挂在耳廓上的单片镜远距离对话。 “还能因为什么?” Py边继续观察四周,一边回答道,“成本呗!本次任务的工作量和繁琐度想必到了这样一个地步,使用机械人都要比派两名警员更昂贵不少。” “事实上,”皮姆把话说完,“如果某个任务现场,需要用到‘两分法’来解决。那么派机器人肯定不如用人划算。” “你警察资格考试时,”Gala接着话题问道,“‘两分法应用实务’这个科目出的什么题啊?” “我理论选考了编程,”Py不经心地回道,“实操课就不用考两分法应用了。” “哦对,”加拉也想起来了,“就是让你在100个不连续数列里找某一个数字,是吧?” “对,”皮姆一面环视着洞窟,一面解释说,“先将100个备选项由低到高排列起来,抽出第50个数,将其与目标数字比较大小。如果就是要找的数字,程序结束。如果不是,那就根据大小比较,确定下一次搜索的范围究竟是前50个数,还是后50个数,以此类推。这样最多五次搜寻,就肯定找到目标数字。因为2的5次方就是128了。” “我考的就更具体一些,”加拉用一只手握着两支调试好的盖格计数器,走向站在庞大洞窟中央的皮姆,“就是给你一百个玻璃珠,其中九十九个重五克,另一瓶重五点零四克。让你用天平最多称五次,找出超重的那个玻璃珠。” 说话间,加拉走到了皮姆身边,将其中一支盖格计数器递给对方。 自从人类在19世纪末开始认识到辐射现象,认识到原子内部蕴含的巨大能量,“盖格计数器”就成了测量辐射值的利器。 两百多年过去了,盖格计数器从一开始的笨重和极不灵敏,发展到今天的小巧和高度灵敏,但仍然是核能工业的标配。 “接着!”加拉手握笔杆状的盖格计数器,催促皮姆,“这个总容积达八千立方的窖窟,四壁和上下都有可能是辐射的来源。咱俩需要利用两分法,用逐步缩小搜索范围的方式,确定辐射源究竟藏在哪一面岩壁之中。” “咱俩就以斜井口的延长线为中线,”她继续布置道,“分头监测洞窟两部分平均辐射值的大小。数值显著较大的那一部分,显然更为靠近辐射源。以此类推,最终确定目标的所在!” 可这个叫皮姆的家伙,仍旧自顾自地四向观察,始终没有伸手去接长官递过来的设备。 “嘿!”加拉有点不耐烦了。 “放射源不可能藏在岩层里,”皮姆怔怔道,“否则发掘这座洞窟之初就会被勘测到。” “造成辐射超标的原因,”他把话说完,“只能在另外一个洞穴里!” 说着,他便如梦游般走向洞窟的一个角落。开始是走,渐渐跑了起来,带来了脚步的回声。 “你干嘛呀?”Gala追在后面,大声吼,“这是要撂挑子吗?” 跑到了漫长水泥墙的一段前,皮姆停了下来,然后用眨眼的方式操控单片镜里的小程序,调亮了头盔上的照明设备。 加拉追了上来,站在原地气喘吁吁。 “这一块墙面,”Py神道,“颜色上跟其他墙面有差异,显然是窖窟建成后,又重新树立起来的。“ 这时候,Gala也缓过气来,还听出了对方话语中的合理性。 “这表明……”加拉问。 “这表明,”皮姆答,“这面石壁后面,还有一个洞穴,极有可能就是辐射源的所在!” 加拉低头看向自己手中的两支盖格计数器,说:“可当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