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二百四十八章 回心转意
还有一部分,则是李老的纯纯“小迷弟”,偶像有需要,当然要无条件支持,因而追随李老的决定,也再正常不过了。
不过,让李天想不到的肯定是。
这些支持科举的官员之中,有那么一小部分,却是因为被李天的一番壮志豪言所打动,才改变的心意!
其实这也很正常,毕竟李天那张嘴,连李老这个大BOSS都给征服了,收一点的小迷弟也不奇怪是吧。
一直在一旁观察局势的宰相李仕,看着眼前几乎与起初百官皆持反对时,截然相反的态势,双眼都看直了。
虽说,之前,李天劝说的李章之时的种种表现,就让他觉得局势很有可能会反转。
可那毕竟只是感觉。
当现在奇迹真的发生了,他还是感觉有些不太真实!
看向李天时,李仕不禁咂舌,心中惊奇万分,“力挽狂澜啊,这小子到底是什么人物啊!怎么什么奇迹都能发生在他的身上?连科举如此颠覆之事,他都能做成,真不敢相信还有什么是这小子做不到的!”
念及此处,一直举棋不定的他,也终于可以将诸多的顾忌,全都抛之脑后!
现在支持的才是更多人的态度。
招惹嬴星重的又不是他一个人,记恨也总不能只记恨他一个人吧?
而且,作为皇帝的狗仔,他这时候不出来表忠心,可就真是晚了!
于是,李仕也站了出来,对着嬴舜朗声道,“陛下,臣李仕越觉得科举乃是必兴之举,定然能将我大秦推至更高的巅峰,科举必兴!科举必行啊!”
而随着当朝宰相的发声,这科举之制的支持热潮,也终于达到了高潮!
第二百四十七章 杀机
“好!好!好啊!太好了!”嬴舜见百官兴科举,神情大喜,口中不住的叫好。
平日里仪态威严,现在却嘴都快要咧到后脑勺了,可见她的欢喜。
不过,李仕这个老油子,直到此刻才站出来表态。
嬴舜当然清楚是怎么回事。
但如今这个结果,已经是超乎意料,让她高兴地不得了。
也就懒得去计较这么多了。
不过有了李仕这个审时度势的老油子对比。
在嬴舜的心里,李天就显得越加的可爱了起来。
看看人家,哪怕自己被冤枉地差点丢了官,但是缓过来的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自己交给他的任务!
想尽办法的想要促成科举之制的建立。
比起尽忠来,不知道比你这个墙头草强了多少倍!
想到这里,嬴舜看着李天的眼神,那是充满了欣赏和喜爱。
今日这科举之制能够得到如此的支持,可以说几乎都是靠着李天的本事!
起初本就是,李天将科举的创新提了出来。
今日又是李天找到机会将之公之于众。
还是李天创造机会将嬴星重这个刺头制住。
最后依旧是李天靠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将李章之这个关键人物说服,
将许多的官员都打动,达到了如今的局面。
可以说,若是没有李天,就没有科举之制!
念及此处,嬴舜心中震惊的同时,又不禁有些惭愧起来。
其实,在早前李天刚刚提出这科举之后,嬴舜就越加觉得这虽然是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开创之举,可在当朝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毕竟,想要立下科举之制,就等于公然与世家门阀作对!
在如今皇权本就处处受制的情况下!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哪怕这段时日以来,她枯坐御书房,绞尽脑汁的苦思冥想,也未曾想到一个可行之法。
以至于后来,她在心底几乎对实行科举都不再抱有幻想了!
可就是她这个自小攻读朝堂政法、成日里都在钻研历朝成败的君皇,都自觉无法达成的事情,李天却依旧找到了“李章之”这个破局的关键,最终将此事做到了。
这样的差距,如何能不让嬴舜心生自愧不如之感?
“难道朕真的不是为君为王的料子吗?”嬴舜眼中闪过失落,如此想着。
但就在她自我怀疑的念头刚刚出现之时。
脑海中,父皇临终前对她的嘱咐,也随之闪现。
“顺儿,父皇本只想让你快快乐乐的活着,但现在父皇不得不离开你了,可怜朕的顺儿还这么小。”
“顺儿,爹爹和你哥哥要先走一步了,但是顺儿不要怕!爹爹会在天上一直看着你,记住,顺儿,无论你碰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怕,一定要坚强!因为爹爹一定会在你背后帮助你的!”
脑海中的画面一闪而过。
嬴舜的双眼中却重新焕发了光彩,充满了坚定之色。
帝皇之心重回,嬴舜心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