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36
潘博文事件,还有曼德拉效应和既视感效应,其实也是因为某些记忆没删除到位,所以有了bug,不然世界上哪来那么多神乎其神的灵异事件?”
“所以李诗筝......“张闻亭说。
“对,不用怀疑了。”汤匀笑眯眯的,一副要看好戏的模样,“她真的,什么都记得。”
汤匀看着张闻亭再次陷入极端的混乱之中,终于忍不住大笑起来,一边大笑一边拍手:
“李诗筝你也太坏了,你也太有趣了。你是我在蓝河这么多年以来见过心眼最坏的人,你是怎么做到瞒了他这么久的?你不生气吗?”
“单说心眼坏,好像你才是吧。”李诗筝歪着头,斜眼看了看她,“你的能力是洞悉,你见到我的第一眼就知道一切了。但是你选择了不说,不仅如此,你还帮着我一起隐瞒,一起让张闻亭被蒙在鼓里,伪造一个我不记得的假象。”
“为什么生气?”李诗筝像是在回答汤匀的话,又像是在询问张闻亭,她眯着漂亮的眼睛,缓缓绽放出一个如同玫瑰一样,神秘芬芳的笑容。
“很有趣啊,不是吗?”
挪亚这时候说话了。
之前的对话里他一头雾水,莫名其妙就当了一块背景板,积压到现在的好奇才破土而出。
他看看在场心思各异的三人,弱弱的发问:“那个.....冒昧打扰一下,为什么你们说的我一个字也听不懂,我是不是错过了什么?你们背着我偷偷讲小话了?”
挪亚没有等到三人中哪怕任何一个的回应,他震惊了:“你们都没把我当朋友吗?!汤匀,诗筝,闻亭,你们谁来解释一下啊?”
他顿了顿,用让人觉得有点儿想笑的悲愤语气,说:“你们排外!我恨你们三个中国人!”
————
李诗筝和汤匀去安慰柏林小子。只有张闻亭还怔在原地,多年前那个夏夜的笑脸和当下李诗筝的笑脸重新对上。他感觉自己像是陷入一场经年的风暴,久违的感觉席卷全身,而现在平静到令人疑惑的李诗筝,才是巍然不动的风暴眼。
她隔着狂风骤雨看他,张闻亭不知道她在想什么,这才发现他从未真正了解过她,这个所谓的“朋友”。这个曾经一起走过夜路,一起度过一整个学年,一起在花店里谈话,错入他生活的人。
张闻亭其实很无措。
正如他自己说的,学生时期的他自以为孤僻,明明衣食无忧却终日自怨自艾,无论是对家庭和人生都有数不清的愤怒。不理会任何人,我行我素特立独行,喜欢数学,偶尔也在贴吧发发牢骚。
张闻亭自以为他那短暂的二十年人生是一座高高垒起的沙塔,空有其表,华而不实。看起来很庞大,其实风一吹就会坍塌消散。
路过的人看到,并不在意,偶尔议论一下这沙塔坚不可摧或是脆弱不堪,反正也就是站在那儿指点一下的事情,并没有人真的在意。
他以为李诗筝只是路过,这个人很好,和他机缘巧合下打声招呼,片刻后转身走掉。她也许会好奇这沙塔怎么莫名其妙坍塌了,但也只是疑惑一些时日,过段时间就忘了。
没想到李诗筝不是路过,而是停下了脚步。
然后,再也没有离开过。
张闻亭还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这些事。
但是他也有一些事必须要问明白。
他说:“这么多年,你......”
李诗筝说:“对,我一直过你的生活。”
难怪他第一次看到李诗筝,看到李诗筝那洋洋洒洒的人生时,心里隐隐觉得不对劲。
他以为自己是自作多情。她是恰好在他离开之后就名列前茅了,恰好在那个秋天申请了出国的offer,恰好在他的梦校,恰好读数学系。
恰好过着他羡慕的生活。
所以他才很奇怪,为什么李诗筝会觉得这样的人生没意思,她明明有和睦的家庭,爱她的亲人,一帆风顺到像是温室里的花朵的人生。
为什么生前的世界是让她觉得那么无聊,为什么她对他那些劝慰的话那么恼怒,为什么她不向他袒露她的人生,因为她在走他的轨迹。
她耿耿于怀,她过张闻亭的人生。
为了报复他的不辞而别。
张闻亭沉默了半晌,低下头对她说:
“对不起,是我毁了你的人生。”
李诗筝说:“你还是没明白。”
她摇头,走到张闻亭面前。
久别重逢的人,距离再次拉近的人,他们可能会拥抱,也可能只是面对面许久。
所以一边的汤匀和挪亚都没有去打扰,而是静静地看着,然后挪亚很快就目瞪口呆了。
就看到李诗筝揪住他的衣领,然后扬起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了他一个响亮的耳光。
“啪。”
张闻亭的脸轻轻偏了过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