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穿越?世界折叠?
和之前的临水而建不同,新家垒了一圈高高的院墙。
看着就很有安全感。
一排三间的正屋,是舅舅舅母的房间,东屋是他的,西屋则赵安乐的。
而正屋的西面多建了两间厢房,东一间用来做厨房,另一间则是专门放柴火的。
“舅母,正屋后面有一个鸡圈,咱们到时候去镇上买几只母鸡和小鸡仔回来,既能有鸡蛋吃,还能补贴补贴家用,多好。”
听着苏十三的叙说刘氏跟着他来到厨房的后方。
果然,厨房后面的空地很大,这块空地被苏十三一分为二,用栅栏分隔起来,菜地,鸡圈,一应俱全。
“好,等过几天我让你舅舅去买一套农具和菜籽回来,咱们一起把这块菜地开出来,多种植一些蔬菜。”
“我看行,以后啊,咱们的日子肯定是越过越好的。”
赵庆吉背着手,神态是少有的悠闲。
没了蒋氏的胡搅蛮缠,如今又搬了新家,他觉得这日子是越过越有盼头了。
“舅舅舅母,会好的。”
……
搬进新家的第二天,日出东山,炊烟袅袅。
苏十三一睁开眼,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幕景象。
从前的茅草屋变了模样,厨房里依稀能看见里面是舅母和赵安乐忙碌的身影。
这个时辰,舅舅应该在后院忙活吧。
村里的狗叫声、鸡鸣声、院子里猪拱着吃食儿的声音,全都传到他的耳朵里。
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他本以为在这个世界要一个人踽踽独行了。
可这段时间的日子像梦一样,他又有了家,有了亲人。
虽然他们不算是他真正的亲人。
正当苏十三心生感慨之时,厨房里传来了炒白菜的香味儿,苏十三的肚子咕咕地叫了起来。
“十三,睡醒了,饿了吧,马上开饭了。”
此时,正在厨房做饭的刘氏出来了。
她手里端着刚炒好的白菜,锅里还熬着粥,香味四溢。
“舅母,我来帮你吧。”
苏十三醒过神来,这就是他的家啊。
“哎,十三,你把碗筷拿过来吧,饭马上就好!”
“安乐啊,粥端上来吧,别烫到!”
家里家外,刘氏是把好手,干活是又干净又利落。
“哎呀,开饭了!”
“来,十三,喝粥,吃菜!”
饭桌上,苏十三心里淌过一阵暖流。
这就是家的感觉啊。
……
没了蒋氏的胡搅蛮缠,赵庆吉一家的日子滋润了起来。
因为还没到春种时,赵庆吉便跟着村里的男人们到镇子上去给人干活儿,苏十三在村里的工钱每个月也有二十个铜板了。
这对于家里来说,是天大的好事。
“安乐,村长家的衣裳送来了。”
听到刘氏的声音,赵安乐急忙从屋里出来,准备浣洗衣物。
张村长条件在村里算是上等人家,所以他们家的衣裳一直送来给赵庆吉家洗,每个月三个铜板。
赵安乐将那一大盆衣裳抬起来,屋外的小河走去。
苏十三家门前的这条小河最是清甜,这也省得他们去挑水,即便是那寒冬腊月里,也不曾干枯。
刘氏也不闲着,家里的两头猪仔如今大了,两背篓喂不饱着,所以从今以后,她每日得多加一背篓。
……
这日吃过早饭,苏十三又像往常一样打算先去卖柴火,然后再去私塾教书。
“今天让安乐和你一起去,让她帮你打打下手什么,你能也轻快些,还有,她今天也跟着你去私塾。”
作为一家之主,赵庆吉发了话。
一旁的赵安乐心里暗喜,她终于有机会施展才华,发家致富了。
“好。”苏十三点了点头。
“早安啊,我的致富合伙人。”赵安乐心里默念,然后调皮的笑了笑。
他们两个可不就是古代版的致富合伙人嘛。
见自家闺女冲着苏十三热情一笑,老两口对视一眼。
哎呀,这是有戏啊!
吃过了早饭,苏十三和赵安乐就一起出发去城里。
都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到了临江城,苏十三带来的柴火很快就被卖光。
苏十三用卖柴火的钱给舅舅舅母买了些礼品和吃食,然后就去十二楼送账本,临走前嘱咐他赵安乐在一家裁缝店外等着。
毕竟十二楼是个烟花之地,苏十三怎么能让人家姑娘跟着呢。
而赵安乐也不好意思白用苏十三的钱,自己却什么都不做。
但她现在基本什么都不会,难道要现场给他盗个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