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砖
姚红娟的亲戚十分靠谱,常年在工地打工,不仅贴砖细致,速度还很快,重点价格划算,都是同村的又是亲戚介绍,两个人开价都是四百一天,且包含防水材料。
林昭除了帮着递了两次东西以外,就是拿着相机记录一段师傅贴砖的视频,剩余的时间都在厨房忙活,中午需要做上六个人的饭菜。林昭庆幸自己昨晚没有偷懒,提前来打扫了厨房,不然今早指定来不及。
除了两位工人师傅还有周老板,昨天便跟他商量过,是否介意来她家吃,林昭还特地提醒了吃饭时有旁人,她是觉得性格内敛的人都会排斥这样的场合,如果他拒绝,她可以将饭送去民宿,不过他居然没有拒绝。
至于另外两个人则是姚红娟和她的小孙子,之前她帮着请了工人,刚刚又给林昭借了些柴火,林昭想给她转钱,她死活不要,林昭便邀请她来家里吃饭。
林昭在厨房忙得热火朝天,劈里啪啦一番声响后,食材都已经准备妥当,葱姜蒜切段切丝切片,长条的五花肉成了四四方方的麻将块,排骨、鸡具被斩成块儿留在一旁备用。昨天鱼汤店老板娘送的鱼干也安静的躺在水里等待泡发。
茄子、辣椒、青菜、香菇在接满水的池子里起起伏伏、荡荡悠悠。
林昭已经好多年没升过火了,不过手倒是不算太生,试了两次便燃起来了。
农村这种土灶一般都热得快,没一会儿功夫,锅里的油便开始冒青烟了。
林昭将鸡块倒入锅中煸炒,今天炖的鸡汤并非清亮的,用油煸过再炖会更加浓郁,待到鸡肉两面金黄时,便可以冲入热水了,如果嫌油也可以在此时将油盛出一些,这样的鸡油挑面最合适不过,但工人师傅吃,油水足会更扛饿,林昭便没有将油盛出。
鸡肉香味吸引了工人师傅的关注,“做的什么好吃的,这么香。”
“鸡汤。”
“闻着我都流口水了。”
“那一会儿您可得多喝两碗。”
“一定一定。”
师傅的鼓励让林昭信心满满。
林昭见鸡汤已经煮沸,便去库房拿了一袋木碳出来,仔细检查确认没有受潮后,又拿了一个铲子将木炭铲进这个火炉里。
在溪山谷家家户户都有这样一个火炉子,外圈是个四四方方的木架子,里面则是一个大铁锅,铁锅里有常年累月积攒下的草木灰。这个炉子在农村用处可大着呢,日常用来炖菜,冬天时还可以围着烤火,烘衣服。
木炭填入炉中后,林昭便从灶膛里铲出一些已经点燃的柴火,铺在木炭上,没一会儿就把碳引着了。
林昭将鸡汤转盛进洗干净的砂锅中,这只圆柱形的土砂锅可有年头了。砂锅底面直接埋进炭火上,这会儿火力旺,即便是暗火也能很快令鸡汤再次开锅。
排骨和五花肉林昭则一锅红烧了。林昭先在灶膛中添了一把火,五花肉和排骨分量十足,小火自是不够的。红烧就不离不开煸炒的步骤,煸炒不仅是在激发肉香,更是能逼出肥肉的油脂,是不腻口的关键。等待肉香浓郁,肥油尽出时,就可以加入黄酒、酱油,烟火氤氲间,整个厨房飘满了肉香、酱香还混着一丝丝酒香。
鱼干也是加了酱油红烧的,做法与红烧肉大差不差,唯一的区别鱼是辣口的。
红烧排骨五花肉、鱼干依旧都炖在火炉中。
炖肉间隙,林昭已经开始洗菜了,冬天的山泉水透着刺骨的寒意,林昭两双手冻得通红,便在火炉旁烤了一会儿火,回回暖。
素菜做起来很快,等肉和汤都炖的差不多了再开始炒。趁着这会儿功夫,林昭出去买了两瓶酒和一瓶果粒橙,干活的师傅大都有饭间小酌两杯的习惯。
两位师傅速度很快,一上午的功夫便已将地面、墙面防水做好。林昭将素菜炒好就来喊他们吃饭喝酒了,打了电话邀请周老板,一干人等入座后,看着摆了一桌的菜都直夸林昭勤劳能干,除了三个荤菜外,林昭还做了青椒豆豉茄子、酸辣土豆丝、香菇青菜以及水蒸蛋。
倒酒时,张师傅居然给周老板也倒了一杯,林昭都没拦住,心想明天还是送饭吧,这样的场合她总担心他无法适应。
不过周老板虽然话少但总归是个礼貌人,张师傅倒的酒他也小抿了两口。
饭桌上,两位师傅喝的开心,也跟林昭熟络了起来,还说起了以前与林昭的爷爷是牌友,不过林昭爷爷走得早,她对他们印象不是很深。
后面姚红娟又打趣地发问,“你是不是在跟周老板处对象呀。”,林昭庆幸周婶是用方言说的,他应该听不懂吧。
“咳咳咳”,在旁的周老板莫名其妙磕了几声,大约是被饭呛到了,林昭起身为他倒了一杯饮料,这本也没啥,人家上家里来吃饭理应照顾到位,但这落在姚红娟眼里便是自己想法的有力佐证。
原本想要借机跳过此话题的林昭,看到姚红娟投来的打量眼光,不得不正色道,“没有,这是我的老板,我就是在他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