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迎春花开
阳春时节,暖风和煦。
田间陌上,野花如繁星,斑斑点点,点缀世间。
贾琮坐在田埂上,用衣袖擦了擦满头汗水,自嘲道:“这身体真的不行啊,才挖得半沟就累了。”
板儿的妹妹青儿才三四岁,从水壶中倒了一碗水,端给贾琮,奶声奶气地说:“三叔,喝水。”
贾琮摸了摸青儿的头,夸赞:“板儿真懂事。”
随后,接过碗,两口将水喝完,然后剥了一个煮好的土豆,分成两半,一半递给板儿,一半递给青儿。
板儿比较腼腆,不好意思接。刘姥姥拍了拍他的屁股,他才扭扭捏捏接过来。
青儿却大方得多,接过土豆后,甜甜地说:”谢谢三叔。”
青儿一边吃,一边扭着头问:“三叔呀,这是什么呀,真好吃。青儿从来没吃过。”
贾琮细细解答:“这叫马铃薯,也叫土豆、洋芋。据说是从非常遥远的海上找到的。”
青儿又问:“那咱们把它种在地里,就会收获很多很多的土蛋吗?”
贾琮点点头,说:“那是一定的。”
在旁边的板儿忽然想到了什么,呼道:“我知道我知道,海上有仙山,这土蛋是从仙山来的。”
说完,板儿又害羞起来,躲在刘姥姥的身后。
贾琮笑道:“不知道是不是仙山。以后有机会,咱们去看看。”
青儿吃完土豆,在田埂上蹦蹦跳跳说道:“去仙山咯,去仙山咯。”
板儿瞧见后,主动跟在他妹妹的身后,护着她。
贾琮看着田埂上这对欢乐的兄妹,脸上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贾琮不是虚言,他真的调查过了,玉米、马铃薯、番薯这些高产农作物已经通过轰轰烈烈的地理大发现时代传入中国了。南方地方已大面积种植这些新作物,只是北方还种得比较少。
当然,这些事情,他无从解释。更不可能和两个小屁孩解释得清楚。
贾琮想推广这些高产农作物。一则这件事有利于国计民生,二则试一试能不能从中赚些小钱。
贾琮要做的事情,不是开创一个时代,只是在时代的巨轮上加一些助力,让它前进得更快一些。
当然,新事物在推广的过程中,总有一些曲折。
刘姥姥说:“前些年,咱们这边集市上,也有人卖过。后来呀,就没见人卖过了。”
贾琮说:“姥姥你试一试,这个是煮熟的,味道怎样?”
刘姥姥露出豁牙,笑着说:“已经吃了好几个了。琮哥儿,这玩意还挺好吃的。就是不知道产量高不?”
贾琮挽起袖子,拿起锄头下地,说:“这个我也不敢保证,先种一季试一试吧。万一不成,不种就是了。”
刘姥姥望着贾琮,然后扭头对旁边的倪二几人说:“老婆子我活了这一辈子,见过许许多多的人,就没见过琮哥儿这样的公子哥,是真真的脚踏实地啊。
老婆子是个乡下人,没什么见识,但也知道琮哥儿种这些玩意儿,绝对不是为了自己。他呀,是为了咱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在灾年也有一口糊口的东西。
这琮哥儿,心地善良,人极好,身份尊贵,还不怕苦不怕累。我琢磨着,这样的人怕不是菩萨转世吧?你看看,你们四个,怕就是菩萨面前的四大金刚?”
倪二、马大、熊伟、苏四几人相视一笑,扛着锄头跟在贾琮的身后。
刘姥姥是个人情通达的人。前几日贾琮将他的想法一说,刘姥姥虽然心存疑虑,但还是大力支持贾琮的事业,将自家的土租给了贾琮来做实验。
受过贾琮恩惠的农户听到消息后,有部分人家也愿意尝试种一些玉米、土豆。
贾琮相信,只要开了一个好头,其他村民见到这些农作物产量高,一定会争相效仿的。
他做的事情,就是将这个头开好。
刘姥姥家没多少土地,大半天的功夫,地就种完了。贾琮几人在刘姥姥家吃了饭后,驱车回城。
此时,太阳西斜,道路两旁还有不少弯腰劳作的农民。放眼望去,隐约可见村落中飘出的缕缕炊烟。
贾琮看着道路两旁的农民,眼神一会儿欢欣,一会儿凄凉,不知道心中在想些什么。
倪二、马大几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话里话外,都在夸赞贾琮。马大还将刘姥姥的“菩萨转世论”说给贾琮听。
贾琮听后,笑道:“什么菩萨哦。我只是一个极为普通平凡的人。要我说,真正伟大的人,是他们。”
贾琮将手往周边的一指,马大伸着头瞧了瞧,说:“什么都没有啊?”
贾琮说:“就是那些在田地中劳作的农民啊。”
贾琮很难得解释“劳动光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样的理念,想了想,说:“”
是呀,他只是一个普通人。这芸芸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