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车库外
“作为蜂巢转型初期第一批次的仿生人,失败的实验品对515不可谓不熟悉。
“该系列最初目的是生产廉价、耐用且易于驱使的仿生人士兵,但毕竟是初代,由于某些参数的错误,第一个生产出的仿生人样品具有不同于预期的显著特性:破坏性。
“对于正常情况的仿生人来说,经生长催化装置催化完毕时,只需要以蛹或者其他生物作为唤醒媒介,或者说能源。
“这种能源一般是直到仿生人废弃前永久有效。但515不同。
“研究人员在515休眠后发现,其对作为能源的生物媒介具有强破坏性,每次唤醒的生物媒介都会在其休眠前受到分子层面的细胞结构损毁。
“这种情况完全在预期之外,甚至515对于半径10米内生物体的攻击性同样不在预料之内。
“不论是多系列的仿生人还是被研究人员们拿来观察的多种脊椎动物,无一例外遭到515的敌视。
“好在,这种情况只发生在515的生物能源完好之前,经过长期实验与观察,蜂巢的研究员得出结论:515的攻击性与生物媒介完整度存在正相关,一旦生物媒介完全损毁,515的攻击性就会降低到可控范围内,即可以有效交流。”
失败的试验品高举双手,口齿清晰的介绍515,示意双方之间没必要这么剑拔弩张。
严阵以待的三人则是紧盯着离两辆车还有一段距离的两个仿生人。
沉默片刻,林怿向着它高声道:“如果你说的是真的,那它为什么会出现在这?”
一个具有攻击性的陌生仿生人在末世里不比丧尸安全多少。
对方只有两个大黑眼珠子的面部居然能看出相当明显的表情:“当然,它已经停下了。”
时至今日,仿生人并非什么罕见的高端科技,而是种早已走入千家万户的平常玩意,地位类似于智能电器。
而仿生人在社会中地位低下、甚至没有人权的原因则涉及复杂且被春秋笔法掩埋了部分真相的生物科技发展史。
关于它的应用前景,不同领域的龙头期望当然不同,产品当然也需要进行区分,其中最受重视的是“售后”环节。
比如,当发生了像仿生人的外观在不可抗力原因下损坏,以至于没办法确认是哪家公司的产品时,能够通过什么手段验证便成了重中之重。
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种类的识别方式投入应用,最为普遍的是仿生人之间的气态信息识别码,通过特定结构的分子气团向四周辐射信息,其结构一般能够维持一周乃至一个月。
除此之外,通过与之配对的设备甚至可以还原损毁前行动轨迹的场景还原,只不过精确度仍未突破毫米级。
而失败的实验品正是通过这种识别码在短时间内完成身份验证以及信息交换。
“它从蜂巢逃出来一会走,本来是向北面去,但在半路接收一款K-16型的信息才转向这边。”
信息码内容丰富,按空间顺序排布的事件记录事无巨细被49读取,转告给林怿三人。
实验品吐字清晰地说道——如果它有口的话应该说是口齿清晰:“515于一个月前逃离蜂巢,三周前到达立德县北郊。”
立德县,正是三人不久前离开的区域;北郊,也正是秦玲口中黏菌遍地的福地洞天。
接下来的交流中,三人两仿生人保持适当距离交换信息,发现事情似乎有所变化。
“摩天菇?”
515似乎是头部部分的触手轻微晃动,接收到讯息的失败实验品替它开口:“在北郊外围,515接收到另一款W-15军工系列侦察型仿生人的信息分子,在其储存的信息中有一段场景是关于北郊的。
而这段场景也正是515放弃原定方向,将前进方向转向青观县的原因。”
在那个场景中,遮天蔽日的巨大伞状真菌密集堆叠,形似放大数万倍的金针菇,只不过各株伞与根的颜色相近且异常鲜艳。
失败的实验品顿了顿,为三人提供了足够消化信息的时间才接着说:“W-15将这种未命名真菌编号为[3-7-A?],隶属真菌界担子菌门未知纲,代称‘摩天菇’。”
根据生物采集装置判断,这种巨型真菌从伞盖下方释放类似于孢子的生物细胞结构,通过根部独特的结构间歇性挤压释放气流,进而推动弥漫在空气中的孢子寻找有机质。
由W-15特有的未完善基因演算插件计算结果来看,这种孢子与一般生殖作用的孢子区别在于:仅负责寻找有机质,且在死亡后释放特殊信息素。
至于这种信息素的作用有多种可能,但计算才到半截,W-15的大部分插件忽然疯狂报错。
“515发现的时候信息只有这些。”
仿生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没达到脑机接口的程度,充其量只能通过特定设备完成较低信息熵的信息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