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崔松霖
先前战事虽然死了不少人,比起聚集起来的贼寇总数仍然只是小部分。
这些人也不是完全无所事事,不时安排些事情给他们做,不让闲着。
比如俘虏营外的深沟大壕就是这些人挖的,下面布满尖锐的竹子签。
那些临时营寨的高大栅栏都是整根整根的大楠竹扎制而成,也是俘虏干活做好的。
竹子在黄梅县到处都有,尤其是粗大结实的楠竹,气候湿度都非常适宜其生长,山上密密长满,取材方便,砍伐后捆扎在一起,从山上溜竹可以依靠山坡斜度和竹子本身的光溜,自己滑到山下河流之中,顺水而下,下游直接打捞钩住拖上岸就是,那些砍伐了的竹子,第二年山笋又重新长出。
总之使用竹子不仅能够节约不少木材,还省了不少力气。
挖这些壕沟不是为了防外,而是防范他们逃跑的。
干活的俘虏有奖励,能够吃干饭,因此不少人争抢着干活。
如此只需要把守住唯一进出的俘虏营大门,外面骑兵巡视,大栅栏隔段距离还有箭塔监控,这样就以很少的兵力管束住了这十多倍数量的俘虏。
为了防止这些贼匪闹事,还实施了极其严厉的惩罚条例,对贼众分组,实行连坐。
一人犯傻闹事,组内其他人必须阻止,否则除了立斩带头闹事者,组内余人逢二抽一击杀,现在没有人手去鉴别谁对谁错,只能采取这种严刑峻法遏制里面那些不安分的人。
一时之间,俘虏营门口路径两边,木桩上挂的首级沿路都插满了,蔚为壮观,威慑着那些想要闹事或者逃跑的贼人。
同时让人宣布县府制定出来的俘虏政策,告知这些人,经过劳役三年,三年后表现良好,没有犯事就可放回家里,成为普通良民,摆脱贼匪身份。
放回去后还会按照普通良民由官府授田耕种。
这一下子就给予了他们很大的希望,不至于因为没有出路,聚众铤而走险。
双管齐下后这些匪贼倒是基本上安心下来了,等着官府安排分配任务。
俘虏营的规模在不断扩大,那些表现良好的俘虏扩建新修了好几个类似的大营。
扩大规模原因很简单,不断有新俘虏被送过来。
岳迁平乱后,就迅速派兵四处出击,进剿各处贼匪的老巢,比如这些围攻县城的土匪老巢都逐一捣毁了,由于这些土匪此前大部分人都被蛊惑出来围攻县城,留在窝里的只有老弱病残,小猫三两只。
捣毁这些空虚的匪巢没什么困难,抓的新土匪俘虏,还得充当免费劳力,把土匪窝多年积累的财物粮食都转运了出来。
最后再一把火烧了这些盘踞的巢穴,免得以后又被匪人占据为害。
所以俘虏大营里进进出出,开始进的多,最多的时候甚至达到了五万人极限,后来就是出的多了,俘虏大营又开始逐渐缩小。
一方面是土匪越剿越少,后面基本是闻风而逃,新俘虏越来越少。
另一方面是需要劳力的地方越来越多,自然俘虏大营就进少出多了。
不久后,黄梅县无数年从来没有干净过的土匪山贼竟然为之一空,境内再无匪贼。
漏网之鱼不是逃往周边其他外县州郡,就是跑回了老家,摇身一变从良当起了普通村民。
衙门内,岳迁坐在上首,下面分列文武。
徐幹喜悦道:“黄梅县境内无匪了,恭喜大人。”
他旁边一个身材清瘦,穿一件竹青色袍子,五官清秀,目光澹然,带着一丝书卷气的人走了出来。
这一看就是个年少清矍的读书人。
“好人才!”
岳迁觉得此人气质相当的让人舒服,很符合他对古代书生的想象。
此人名叫崔松霖,出身是个不折不扣的世家大族,传承了至少几百年甚至可能有上千年,河北人士,有名的清河崔氏当今少主,正好游历到豫章,被徐幹一个老友鼓动了过来,本来只是好奇岳迁少年英杰,两次战事可圈可点,也就跟随着那帮招募的文员过来看看的。
结果就遇到岳迁一系列骚操作,眼花缭乱,就把黄梅县这个有名的三匪县整治的匪患一清,立刻就被吸引住了,自愿留了下来。
众人目光都注视到他的身上,崔松霖没有在意旁人的目光,他早就习惯了这种注目礼。
“黄梅县统计共有一百三十二万亩可开垦土地,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被豪强大户据有,岳都尉此次涤秽清污很是彻底,收回豪强匪类的土地计有七十八万九千亩田地,这部分皆可辟为公田。”
声音清朗,口音是标准的河洛口音。
听到田亩数字,岳迁心中一动,平息□□后一直忙碌,听取各种汇报,召集属下讨论政务,还没功夫看过领主之心,不知道统御地盘实控大大增加后,有什么变化。
这时就再也按捺不住,顾不得崔松霖还在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