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幕06
淡的,没有任何情绪波动,“还好,你们两家的聚餐,你肯定不能缺席,我能理解的。”
“可是你不开心了。”
聂鸿博盯着她的眼睛,再次重复这句话。
没有语气变化的反驳,他能很肯定,张知文心情很不好。
“我没有,只是有些困而已”,张知文不想在这个话题上和他纠结,随口找到个理由搪塞给他,至于里面的可信度,无所谓了。
聂鸿博继续坚持,“你就是生气了,对不起,我不该丢下你的。”
他总是能准确地找到她在意的点,并且抹开面子及时道歉,让她无力生气,或是取闹些什么。
张知文缓缓叹口气,上扬嘴角抬头,看着他,“乐乐结束了,你送我过去吧。”
对待聂鸿博坚持的答案,她没有正面回答,更不想去辩解上什么。
也许睡一觉,睡一觉就都会好的,她就不会继续钻牛角尖,独自生闷气了。
在锦海的时间,除了最开始,睡觉的晚上是张知文内心最安静的时刻。
回家的早上,张知文自己出发去的车站,只在手机里和聂鸿博发消息说一声,在车站碰面,独自跟着手机导航坐上去车站的规划路线。
来时两人结伴,走时孑然一身,这感觉还挺有意思。
张知文拎着包,坐在车站内看手机,甚至没有注意到聂鸿博什么时间出现的。
有关他昨天的夜晚,一定是经历丰富,参与者众多的晚上,众说纷纭,对他的,还有对她的。
具体的内情,张知文没有过多打听,只做猜测便足够了。
接下来的几个月,一直到年前考研的时间,张知文和聂鸿博都没有再怎么出去,最多是某个下午的饭点时,约着见面吃顿饭,再次投入到各自的备考工作中。
锦海的事情仿佛是小插曲过去,两人都默契地没有再提过一句。
考研出成绩前,张知文大多时间都在小姑家的美甲店帮忙,极少数时间会和聂鸿博见面。
说是都在芜宁,其实见面次数还没有异地时频繁。
聂鸿博专业的问题,在准备学校内招的面试时,家里人帮他报名了学习机构,有效的针对性学习,二人的时间更是交叉错开更多。
最多的是,他们会在中午或者晚上时间,打上电话,什么都聊,感情经过磨合,俨然进入平淡期,又或是暴风雨前的平静期。
成绩出来时,张知文在学校图书馆正对着空荡荡的论文文档发愁,在室友的催促下,恍然想起出成绩的时间,仓促抱着电脑回宿舍,一起查成绩。
和预计的成绩相比要差一些,对比着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免不得开始担心落榜的事情。
妈妈的电话像是算着时间打来,饶是平日里严加要求的妈妈,听闻成绩后只是稍稍沉默,态度温和着安抚张知文憋在胸口的失落。
“妈,我想回芜宁了。”
张知文这句话把电话那头说得愣神,妈妈短暂沉默好半会儿,才想起回话,“回来吧,芜宁大学也挺好的,调剂回来试试。”
母女之间不用多说什么,妈妈知晓她的心情。
某一瞬间,张知文听着妈妈的声音,鼻头一酸,险些没有掉泪,紧咬下唇,止不住颤抖。
“好。”
很短一通电话,却足够让她安住心绪,着手准备着调剂的事宜。
陈静苒的消息紧随其后,直到两个女生结束长达一个小时的电话,聂鸿博的消息才姗姗来迟。
【聂鸿博】:查成绩了吗,感觉怎么样?
张知文摘下耳机,接了杯热水回到座位,点在小话筒上录过去一段语音。
“有点悬,和妈妈说了准备调剂的事情。”
当初考研志愿填的学校,大概是她为数不多的叛逆中的其中一次,不是和妈妈商量,而是在参考聂鸿博的意见后决定的学校。
【聂鸿博】:没考好吗,阿姨没有说你吧,有想去的学校可以调剂吗?
一连串甩出好几个问题,张知文看得不知道怎么回答,丢开水杯,又发过去一条语音。
“没有,应该会差几分,不稳妥,妈妈也没有说我,我说想调剂回芜宁,她也表示赞同我的决定。”
张知文从来都是有问有答,没有漏掉任何一个问题。
听完回答,这下轮到聂鸿博愣神了。
他们的人生规划里,聂鸿博的工作会被家里人安排去锦海市局,或是分局,而为了他们能够常见面,张知文也选了锦海的城市。
现在调剂临时改变,没有丝毫的商量,她在直接果断的通知。
“家里只有我一个独生女,姥姥奶奶她们这两年身体也不好,我想回芜宁多陪陪她们。”
张知文补充解释的语音被点开播放,她平静的声色在耳边响起。
【聂鸿博】:挺好的,回芜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