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果了。” 何其善接过纸,戴上老花镜仔细地阅读。
“开始我们的猜测是水污染,但是我们取了好几处不同位置的水做样品,只有咱们商业街的水是正常的,”张钰莺小声地说:“所以我们推测应该是有人故意投毒,”
石怀仁这才明白,怪不得他和师父没事,最近两个人没日没夜地在药铺忙,尤其是师父,已经好几天没回家了。
“为什么?”
石怀仁突然的插话吸引了张钰莺的注意。平日里她很少来茶庄,仅见过他一两次,从没说过话,只是听她爸爸说过,他是药铺新来的学徒。
石怀仁意识到自己的失礼,连忙低头行礼,解释道:“我是说,如果是投毒,为什么只有商业街没事。”
张钰莺礼貌地点头回礼,答道:“我猜,应该是因为这里离洋人的医院很近。”
“你的意思是,这毒是洋人投的?”
“不能确定,但是也不排除这种可能。”
“这群王八蛋。”
何其善放下报告,思索片刻,写了张方子。
“怀仁,照这个方子抓药,放在药包里包好了,投到咱们家的井里试试,若有效果,再给大家用。”
一个星期后,石怀序和铁柱真的好了,何其善便在药铺门口贴了告示,通知大家可以免费领药包。药铺一下子挤满了人,门槛都快被踏破了。
大家用了药之后,都有好转,仁和善的字号一下子响彻京城,很多人从外地特意来找何其善看病。
警察厅经过此事,对号脉问诊的事情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是造福百姓的事情,若不是上面管的严,他们才不会去讨那个嫌,做这种遭人唾骂的差事。
日子逐渐恢复了平静,转眼石怀仁已经在仁和善抓了三年的药,开始跟师父学问诊了,他每天都干劲满满,总是忙到很晚。
后来还是何其善实在看不下去,叫他早点回去陪陪孩子,他才早早关了门,跟师父买了酒菜回家。
两人回到家,寻着笑声走进了书房。
何其善的小书房在西厢房,房间不大但是书很多,医学方面的书籍大概占了一半,平时何其善在店里的时候多,所以这屋子一直闲置着,自从他们来了之后,这里就成了石怀序和铁柱最喜欢的地方。
铁柱已经4岁多了,整天跟在石怀序屁股后面转,他看书,他就随便拿本书装模作样的咿咿呀呀,逗得石怀序哈哈大笑。
“什么事这么高兴?”
“爹!爷爷!”铁柱听见说话声,兴奋地放下书跑了过来。
石怀序起身笑道:“回来啦,刚才铁柱读书的样子,像个小大人似的,特别可爱。”
“我们铁柱长大了呢,都能看书识字了,将来肯定能做大学问。”
石怀仁抱起铁柱举高高,逗得铁柱也咯咯大笑。
“不过,咱们也不能光顾着学习,阿序,你没事多出去转转,总闷在屋子里,会憋坏的。”
何其善也附和:“是啊,白天没事就带铁柱去药铺玩。”
石怀序笑着答应:“好的,谢谢何老。”
第二天,石怀序就带着铁柱去了药铺,当时有客人在,他们就坐在角落里安静地看石怀仁招呼客人。
“老季,最近胃疼好了吗?”
“好点,没有那么疼了,所以再来买一盒。”
“你光吃药也不行啊,得按时吃饭。”
“嗐,干我们这行的,哪有几个是按时吃饭的,为了多拉活,都是跑到哪吃到哪,随便买点蹲在路边吃一口就算完事了,有时候吃一半来客人了,就得赶紧把饭收起来。”
“拉黄包车确实辛苦,但是身体也很重要,不能为了挣钱把自己搞垮了。”
石怀仁从柜台里找出一盒药丸,季大力接过,无奈地叹了口气说:“没办法啊,不多跑点活,每天挣的钱还不够交车份呢,人家拉晚儿的还能多挣点,我不行啊,晚上回家还得照顾我娘。”
“你也不容易。”
“哎,这年头,谁都不容易,还能喘气,就好好活着吧,总比饿死的强,”季大力从兜里掏出一张方子说:“我娘上次的方子,再给我抓两副。”
哗啦!
突然听到一个刺耳的声音。
石怀仁定睛一看,药铺的窗户被砸了个洞,玻璃碎了一地,一个砖头落在了阿序的脚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