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我在宋朝走花路 > 第一章

第一章

没有了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三月扬州,风光正好。

城内舟车相属,街上游人如织,个个笑容满面,呼朋引伴地踏春去。

顾观月跟着送葬的队伍,撒着纸钱,穿城而过。看着这如画的风景,不禁感慨:扬州真好啊,果真不负历史盛名。

如果死的不是自己丈夫,那就更好了!

一朝穿越,身边睡着个十六七岁美少年,肤色苍白,黑发如瀑,唇红……唇黑!完蛋!顾观月伸手颤巍巍一摸,没气儿了!

可怜生在新社会,长在春风里的顾观月,哪里见过这阵势,一闭眼,她晕过去了。再醒来,就有了一段不属于自己的记忆。

这个顾观月,是塾师顾准的独女。她生在九月中,那夜明月高悬,金桂飘香,顾准老来得女珍重万千,翻着案头书籍,千思万想给女儿取名“观月”,家常叫她元娘。

元娘十岁时,顾准一病不起,娇妻弱女,他是百般放心不下,就想临终托孤,给女儿订门亲事。

千挑万选,选了同村李四郎。

李家家境殷实,家风淳朴,李四郎的爹李修忠厚善良,他娘曹老安人能干爽快,李四郎本人是个有名的神童,正好配元娘。两家人就在顾准病床前,为两个小的定下亲事,顾准这才安心闭眼。

元娘去年及笄,两个人完了婚,安安心心才过了三个月,啪!李四郎死了。

元娘毕竟年岁小,吓得闭过气去,就让顾观月上了身。

顾观月有了这段记忆,先从床上爬起来,揣摩着元娘平日的行事,去上房报了丧,这几日就随着发丧。

傍晚,送葬队伍从城外回来,该散的都散了。

顾观月转过东夹道,正往后罩房走,忽听到大姑姐李大娘、李二娘的声音。

李二娘坐在东耳房,悄声问大姐:“四娘将来怎么处,爹娘可有章程?”顾观月随李四郎的排行,在李家称为四娘。

李大娘道:“爹娘现下哪有心情说这个。以我说,按爹的脾气,定是要放四娘走的,娘却未必。”

李二娘听她这么说,眼中闪过一丝计较,压低了声音,说到:“大姐,我实跟你说了吧,最好是将她发嫁了,不然,咱家多少家私都被她娘儿两个花用了。”

李大娘知道她心里盘算,轻轻叹了口气:“也要看四娘的意思,万一四娘也想守呢?”

李二娘哼了一声,道:“她要留下,定是贪图我们家财。要不就是图三郎,这几天三郎对她擦前擦后的,别叫她再兜搭上……”

三郎李蔚,前年刚死了一个娘子,这两日确实殷勤照拂。

但愿不要惹出什么事来,名声与男人没多大关碍,对这时的女人,堪比性命。这李三郎还是要远着些。顾观月想着,走到罩房来。

这里住的是元娘的母亲张娘子。

按说张娘子不该住在李家,只是几年前李蔚做了九品训导,四郎进县学,李家要从牌坊村搬到宝应县,临行前与她们商议,村中多无赖,孤儿寡母单独生活易惹祸,邀她们一同进城。

张娘子答应了,来城里依附李家。她家也有十几亩良田,赁给村民日常收租,并不沾李家分毫,只图个照应。

张娘子见顾观月进来,收起泪湿的帕子,问她:“你公公婆婆歇下了?”

顾观月见她这娘,五次见面哭三次,虽说是非常时期,也看得出来是个柔顺没主意的人。她在榻上坐下,回到:“刚吃了几口饭,我婆婆心口疼,歇下了。”

张娘子停了一瞬,犹犹豫豫问她:“四郎没了,你就这样守着?咱们还在这处?”

顾观月坚定地答道:“我守着!”

这几日她早想好了,顾家只有牌坊村十几亩地的出息,两个寡妇回去,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还要饱受闲言碎语,为什么不在李家守着。

守在这里,当个节妇,李家就能养得起她,还能护着她娘。这样的咸鱼生活,不比职场打工、战战兢兢当个高管强多了。

而所需要做得,就是贤淑贞静,随分从时,只要她不作,就是众人眼里的贞洁烈妇,大大的好人,谁也不能随意欺负她。她看元娘在时的所作所为,也是这个路数,说明这条路通啊。

张娘子自来都听她的,这会儿却劝她:“你青春年少的,又没有子嗣傍身,按说不用守。”

顾观月道:“没有子嗣,过继一个就有了。”无痛养娃什么的,让她赶上了。

此时正房内,元娘的公婆也正说到这里。

曹老安人愁道:“咱们家,三郎死了前头媳妇,还没个儿子。四郎如今没了,往后谁给他上供呢。”

李修便接到:“三郎出了孝就要完婚,两三年咱们就抱孙子了。他若子嗣繁盛,过继一个给他兄弟就是了。”

曹老安人既然问到这里,必然是有想法的,并不就听李修的话,又说到:“依我的意思,想让四娘守着,等过继了她侄儿,也给她养老。”

李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没有了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