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衣
中秋之后,林苗和赵力两个人的感情升温的越发快了。不过这边他们的感情渐入佳境,另一边天气却渐渐转冷了。
林苗嫁过来的时候没带什么衣服,冬衣不便宜,那个黑心的赵桂花肯定是不舍得给他做的。
赵力说做冬衣还得去买棉花,毕竟他们在村子里也没种。他上山打了几只獐子,卖出的钱用来做冬衣。
之前攒的那些钱林苗陪赵力一起去钱庄换成了一百两的整银,有好几块呢。这年头边疆战事不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波及到百姓。今年能赚这些,明年可就不一定了,总得攒些保命钱。
棉花在隔壁邻居家买的,邻居叫陆斌,是个庄稼汉。家里娶了个小哥儿,姓阮,叫阮白。阮人如其名,性子软乎乎的,长的也白,林苗在村里的时候阮白经常过来串门。
阮白性子挺好的,而且不会八卦那些流言蜚语,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林苗和他相处的还算愉快,做了好吃的也会给阮白送过去一些,一来二去,两家人也就渐渐熟悉了。
村里卖棉花的有好几户人家,赵力径直去找了陆斌,这是两家人的交情在这呢。
陆斌也是个爽快汉子,听见赵力要来买棉花,特地把装好的棉花又倒出来仔细挑选了一遍,留下最白最大的给赵力。
“一斤90文,你要几斤?”陆斌问道。
赵力是要买回去做棉衣的,一件棉衣要4斤棉花,加上棉裤估计一套要个8斤左右的棉花才够用。冬天衣服换的没那么勤快,但最少也要两套换洗着穿。赵力要了20斤,多出来的几斤可以给林苗再做个小被褥,林苗怕冷,加床褥子能暖和些。
20斤棉花就是1800文,一两八钱的银子。赵力就带了一两银子,不够,好在两家就住在一块儿,回去拿钱也方便。
陆斌把棉花卖出去也高兴的很。他的父母都已经去世了,家里就他和阮白两个人,种不了多少地。除了家里必备的口粮之外,剩下的地陆斌都种了棉花,就等着卖出去补贴点家用。
赵力买的多,陆斌家今年收的棉花被他收去了三分之一左右。棉花亩产低,而且陆斌家的地本来就不多,留下7分田种棉花已经很不容易了。一共收了70斤,要是全卖出去也有六两多的银子,够家里用个几个月了。
林苗看赵力又折返回来,手里没看见拿着棉花:“怎么回来了,没买到吗?”
赵力在钱匣里又拿出八串铜钱,起身又往外跑:“不是,钱没带够。”他说完就匆匆进了陆斌家。
林苗知道棉花贵,可赵力居然带了一两银子都不够,应该也是买了不少。
赵力把剩下的钱递给陆斌,阮白已经用袋子把棉花都装好了,看起来很大一包。
因为买的多,陆斌还问了一句赵力买回去是做什么的。
“给林苗做两身棉衣,多的给他做个小褥子,他怕冷。”赵力在外面一向话很少,简单聊了几句就拎着棉花准备回去了。
他走出去几步,像是想起什么,又折回去了。
“明天晚上到我家吃饭吧。”赵力对陆斌夫夫发出来邀请,阮白抬头看向陆斌,眼睛亮晶晶的,看着是想去的样子。陆斌也就同意了,反正住在一起,以后总要多接触的。
赵力把棉花带回家,等过两天去城里给林苗量了尺寸之后做棉衣。
“我让陆斌和阮白明天晚上到咱们家吃饭。”赵力说道。
林苗有些诧异:“啊?那我明天去买些肉回来,家里没什么可以招待客人的。”
“我明天上山打只野山羊回来,你不用买肉。”赵力早有打算。林苗喜欢吃羊肉,之前就答应过他等天冷了就去打只羊回来吃个痛快。
林苗眉头一扬,眼角带着笑意:“好啊,我们让阮白也尝尝烤羊肉的味道。多的肉就腌了过年吃。”
赵力点头,他也是那样打算的:“阮白性子好,你和他既然能聊到一起去,平时就和他多来往一些。我不在家的时候,你也好有个照应。”
林苗倒是没想到赵力想的这么细:“怪不得你主动请他们来家里吃饭呢。不过阮白确实很好,我很喜欢和他一起。”
赵力和陆斌也接触过几次了,陆斌为人老实正直,是个值得深交的汉子。而且他的夫郎和林苗也能聊到一起去,不如趁这个机会让两家人的关系更亲密一些,这样林苗一个人待在家里时赵力也能放心些。
“我们,我们不能空手去吧?”阮白有些兴奋,白皙的脸上漫上一层粉红,他平时也比较内向,林苗算是他在村里玩的最好的一个哥儿了。
阮白在家里翻箱倒柜,想找些东西带给林苗。他们家自然是比不上赵力那么富裕的,可带些东西过去总是一份心意。
陆斌看着阮白像个小麻雀一样扑来扑去,他把人拎到怀里:“带那壶女儿红去吧,10年的老酒,味道好着呢。你做的腊鸭腿好吃,给林苗他们带两个过去,就当是加菜了。”
阮白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