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孰能用入玄
覃昀琰筹谋里迄今为止的最后一个变数,是北渝卷土重来的现在。
克渝大军北上前,严慕轩自以为看透了帝王心术,力谏咸安亲王萧闯率军北上,保全了萧闯。可其实,若是帝王真得想要一个人的命,又岂会因他几句谏言,就改了主意。严慕轩当时能劝动帝王换将,弃用澹台傲改用咸安亲王,其实只是因为他这所想,与帝王应对眼下变数之策,恰好契合了而已。
原本覃昀琰对凌风雪的种种试探,在他决定启用凌风雪入南凉为间时,就已经要结束了。那场君臣离心的大戏开演前,他二人煮茶对饮,覃昀琰说,凌风雪是大褚最好的间者,可绝不只是大褚最好的间者,他还是肱骨,还是忠良。覃昀琰说这句话,是他已真心这样认为了。
那时站在覃昀琰眼前的人,恭谨,忠直,奉国忠君,剑胆琴心,完全就是凌引的模样。覃昀琰在故意提到了旧年京郊之事时,又一次假意解释了他过往不知九幽草与拈花一笑的关联,在他听到了面前的凌引纠正了他重演的京郊那一幕中,到底是饮清水还是饮红豆的错误时,在他看到了凌引为旧事释然、动容的神情后,就明白了凌引他只是想待在静水司做他的左膀右臂,并没有什么阴谋和算计。
可真实的,想要做覃昀琰左膀右臂,自归来后便再无半点阴谋算计的人,不是凌引。
凌引旧年在京郊服九幽草后,覃昀瑛是曾告诉过他九幽草需以相思子煮水送服,否则无解的。这九幽草的送服之需是她那时已收拢的周旋在她的君父皇兄间的郝进替她探到的。那时,她告诉了凌引这个她所仅知的九幽草送服之需,凌引亦真真切切听清了她所告知的这九幽草送服之需,可最后,凌引却还是饮下了覃昀琰亲手递进他手里的……那碗清水。
凌引,他在那夜饮下那碗会置他于死地的清水时,有怎样的心绪?在作别那个他自始至终追逐仰望的覃昀琰时,心中又做何想?这些,在他把戚决而毅然深深掩埋藏起,平静地饮毒,成全了他所追逐的臣心如水和许他如市如水的那个人之后,便再不会有人能知了。
九年后,被九幽堂从火海里所救,又被施以九幽草改头换面的“凌引”归来,众人皆知凌引忠君,凌引奉国,却不知凌引的忠君可令他释然地成全他所奉之人到死,不知凌引的奉国可令他无悔地以命转圜国朝的局势。没有人知晓京郊叛乱夜,关于清霜剑和九幽草的真相,乌伯齐不知,长公主不知,凌匿……亦不知。
凌匿九幽一遭,再醒来时一切已成定局,他无从知晓旧事的真实模样,只把所有的罪责都归在了自己身上。他不该和乌伯齐为伍,不该去京郊搅乱叛局形势,更不该给他的哥哥……那株九幽的毒草。他以凌引的身份归来,心里只有对自己的恨,没有对他人的恨,炼狱九幽一遭,而后,人世火宅一行,他自始至终所想的,都只是要替凌引活下去,去完成当年这个世上唯一对他好的亲人的……忠君奉国的未竟之志。
可是他,凌匿,凌风雪,他这样的心志,大抵在离京往凉前和覃昀琰的那场煮茶对饮后,就走到了终结。
终结之后,取而代之的是原本的凌匿。
那个和曾经外界传言的,覃昀琰在京郊别院看到的一样,悖逆、狂妄,从来机心暗藏,图谋贻乱四方的凌匿。
一场煮茶对饮,凌风雪于细枝末节间了然了旧事真相,帝王机心,可覃昀琰,他在这场煮茶对饮却看透凌风雪却慢了一步。
原本覃昀琰是不该再去怀疑凌风雪了的,可他之所以又怀疑,是因为那场煮茶对饮后,他与凌风雪所定下的“同演君臣离心,助其入南凉为间”的计划在真正施行之时,其中的一些细节,偏离了原定的走向。
这计划一共分成三步来做,第一步是那场他在众人面前震怒继而摔杯掼向凌风雪的戏,第二步,是他下令凌风雪回静水司闭门反省后,自己自行服下百草斋所备毒药,并做出有人故意投毒的假象,而凌风雪则要在他中毒时失踪。
君王怒起天威重责,臣子生出异心投毒,这前两步完成之下,计划最后一步,是他要在自己毒发两个时辰过后,也就是百草斋替他解毒他醒来之时,慢慢散出他对于凌风雪的失踪是叛逃南凉,其在叛逃前还近身自己投毒报复的怀疑。
如今凌风雪早已配合他把这计划的三步全都做了完。
可有些事不对。
看似无足轻重的细枝末节很容易被人放过,可他是覃昀琰,他不会放过这个关乎于南境可否能被平定的大计里的任何一个细枝末节。
这细节有二,第一个是他醒来的时间,卯时。
这时间比他预计的晚了半个时辰。他所服之毒是百草斋送来的,毒量的多少是百草斋一遍遍试过,早已定好的。二之又半,这时辰有差,不应该。他最后晚醒来半个时辰,除非是有人在他这毒药里,又下了毒。
说来讽刺,他服毒后,出现了这难解的“不应该”,可这“不应该”,倒是和此前他精心设计的“贵妃之死”如出一辙。
贵妃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