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君宁
澹台傲和元小二来到秋山这几日,把贺寻常故事里的很多关于冷秋都的细节描述,对应上了这里的人情风物。
“如果说秋山就是冷秋都,那哪里是灵云渡……云州?!”
元小二坐在庙门前思考,他的惊呼声随着山风飘向不远处抱剑而立的少年。
云州!
元小二跳起来跑向澹台傲,“除了这座庙,咱们也没见还有哪里供奉天罚之神。”
“什么意思?”澹台傲问。
“一个地方,要立庙宇供奉神明,这事应当是水到渠成。先有一个或几个人口中的故事,故事再变作这个地方所有人都知晓到默认的传说,然后传说从简单地口耳之间代代相传,变成当地人三两合力在各自附近建成的一座座庙宇。”
澹台傲想了想,明白过来,道:“若论代代相传,秋山这庙宇二十年的时间太短;再论当地庙宇,咱们身后的这座,孤零零的连个呼和的都没有,太孤单,太突兀。”
“这里的神像据布香人说是二十年前建造的,这里的庙宇供奉的不是他们自己的神,是复刻的神。真正的天罚之神不在秋山,在云州。”
“云州?”澹台傲猛省,“灵云渡!”
“一江之隔,云泥之别,”元小二斜瞄一眼套在庙门、殿门两层拱形里的神像,“这里面的淮山是个假货,他的真身,是桦琴。”
三十年前,江湖上尚没有武林四尊。百里山庄在武学之外主修医道,庄主张景行武功修为在当年江湖可以说是问鼎。
张景行其人,为武者,既有高手之能,又存济世之意。为医者,既有杏林之手,又有割股之心。
悬壶济世,妙手丹心,这是当年各地各门的江湖人对张景行最多的评判和认知。盛誉之下,张景行成了整个武林都心照承认了的至尊,他的百里山庄,也渐渐从那云州一方最大的一派,变作了整个江湖都敬服的天下第一大派。
叶寒秋是这天下第一大派的小弟子。他还有个小师弟,叫作祝君宁。
祝家,曾是与云州一江之隔的秋山,这一方的武林大宗。
更早的年月,早到百里山庄还没有成为江湖首屈一指的门派,早到百里山庄的庄庄还不是张景行。那时候,百里山庄的老庄主曾到过祝家拜会,希望他们两家可联合起来共守江云一带的太平。
可或许是一时争胜心起,也或许是胸中嫉妒作祟,总之祝家当时非但没有接受百里老庄主之请,反而连江湖正道也懒得去守,开始和那时的一些邪道奸佞沆瀣,为祸一方。
再后来,在百里山庄于世人眼中渐有了天下大宗的名望的同时,祝家已由起初的与邪道同流合污开始,一步步行差踏错到了彻底沦为邪道的地步,最后竟还成了秋山一带的,邪道之首。
百里老庄主传位张景行前做的最后一件事,是在江云一带,除邪道,诛奸佞。
他的剑肃清了使江云一带民不聊生的邪道奸佞,这里面,当然也包括了祝家。世事无常,百里老庄主后来总是在叹问为何,为何这门他曾经想要去联合修好、共斩奸邪的大宗,这时已成为了他剑下斩去的奸佞。
祝君宁那时并不明白老庄主的话,除去“为何”这两个字,他不记得其他,不记得老庄主后面的话,也不记得……他的生身父亲,便是曾覆灭于百里山庄之手的祝家的,最后一任家主。
无意间窥破这个秘密前,祝君宁在云州无忧无虑地生活了很多年。
百里山庄里,张景行和沈独衣是师兄弟,叶寒秋与祝君宁也是师兄弟。彼时庄内庄外,所有人都说叶寒秋祝君宁这对师兄弟备受庄主喜爱,说他们两个人,像极了更小时候的张景行和沈独衣。所有人都觉得,叶寒秋、祝君宁,张景行、沈独衣,这样两对师兄弟会成为日后江湖上锄奸扶弱,意气风骨并世无俦的双侠。
可世事不只无常,很多时候还事与愿违。
在侠骨丹心锄奸扶弱这条路上,总是有人走偏了。这段过往的后来,祝君宁来到百里山庄没多久,不知怎的,沈独衣就离开了百里山庄,要在云州自立门派。
也是那时,还尚是孩童的祝君宁,第一次听闻了一个与百里山庄的医道对立,又与他们的江湖正道抗衡的组织——毒衣谷。
时间一晃就来到了三十年前。三十年前,已经十六岁的祝君宁发现了自己的身世,在怨恨之外,开始秘密谋划起一些事情。他找到了毒衣谷,想借助那时毒衣谷在一众邪魔歪道里如日中天的声势,把百里山庄从江湖正道之中抹除。
他带了两样东西去毒衣谷,一样见面礼和一个见面的理由。
那见面礼,是他来这里之前,背着师父张景行和师哥叶寒秋,悄悄制出的毒药,乌剑兰。
而求见毒衣谷谷主的理由,很简单,他请人往谷中传话,说医毒不两立。
毒衣谷谷主让他进来,他见了他,却纠正他说:医毒本同源。
祝君宁第一次见到了毒衣谷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