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
“从华师兄,你……”
“我,心悦于你。”
沈从华毫不迟疑将自己的心思说了出来,声音不高,却字字入耳,容不得江乐瑶装听不见。
她已经愣住,侧着脸,直直地盯着沈从华。
江乐瑶看到他眼中的真切。
沈从华的眼睛不似穆易辰那般深邃,穆易辰眸似寒潭,而沈从华却如冬日里初升的暖阳,能融冬雪,能暖人心。
“自你回到京都,我便再不能把你看作曾经的那个小阿瑶。我,想让你做我的妻,一生呵护你,执此青丝,一起白首。”
“……从华师兄。”江乐瑶眨动着双眼。
沈从华这番话说得那样真切、动情,江乐瑶似乎看到了他今后对他妻子的呵护备至,和那恬静美好的小日子。
与穆易辰两次决绝地说“无心娶妻”形成鲜明的对比。
穆易辰……
她脑海中频频出现穆易辰的脸。
沉冷的,不悦的,甚至突然发怒的……
他的童年受过重创,他有他的执念,对于自己不会许下承诺,甚至未来彼此之间可能还会锋芒相向。
自己与他说过很洒脱的话,合则聚,不合则散,可眼下真到了要自己选择的时候,自己的心却没有那么洒脱。
“从华师兄,我……”
“你不必急于给我一个回答。”沈从华将江乐瑶拒绝自己的机会拦下。
“无心娶妻”是穆易辰当着皇上,当着众人的面说的,他看得出她与穆易辰之间的微妙。
他更知道丞相和驸马师弟江重尧对江乐瑶后半生的期待。
他与穆易辰的胜负,不能只决定在这一刻。
“阿瑶,人生大事须要细细斟酌,等你三思之后再将答案告诉我不迟。”
“……”江乐瑶缄口沉默,又想到在行宫时父亲与自己说的话,如果不愿意嫁到皇家,尽快与沈从华成亲才是最妥帖的。
沈从华抬手在江乐瑶额角捋了捋,“走吧,帮我检查小家伙们的功课。”
“……”江乐瑶僵硬地点了点头,被沈从华扶起。
***
近日太子依然在京都畏首畏尾,再不敢轻易做什么决策,生怕哪一点又会惹得皇上爹不高兴。
胡孝先的父亲胡辅一直留在京都城,对于太子每日的所行所忧他都暗暗留意。
包括暗地里向来不对付的陈黛君之父陈基的所行,更是加心观察。
那次太子宴请官员,皇上震怒,所有被宴请的官员不免都为之恐慌,但胡辅倒是有一丝窃喜。
因为陈基想巴结太子,预将女儿陈黛君献给太子的计谋又一次落了空。
朝中之事瞬息万变,稍有不慎就会让政敌压到自己头上,压得自己无力翻身,甚至身陷囹圄,堕入地狱。
当年的皇储之争便是最好的例子。
如今朝中的老人中,都经历过那明争暗斗,胡辅跟着丞相都可谓是如履薄冰,在皇上清除唆使皇子之间暗相争斗的名单中,都未上榜。
如今算是在朝中有一席之地。
但古今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陈基也是深谙此理,所以他不顾可能被皇上降以与太子结党的危险之罪,一直想着巴结太子。
一旦他的女儿嫁给太子,太子将来登位后,他在朝中的地位可谓安如磐石,到时候凌驾于胡辅头上,更或者经他父女挑唆把丞相江胜庸也打压下来,那不堪设想。
故,如今太子惹了皇上不悦,对其心存猜忌倒是胡辅乐见的。
他在给江胜庸的公务汇报中,不忘将京都城中的情形一并暗暗相诉。
一个信封,两张信纸,江胜庸将那与公务无关的信看完后烧掉。
……
皇城太子不安,行宫淑妃暗喜。
淑妃想着各种办法拉拢能拉拢的人。那日射箭比赛时,她本是反对儿子庆王向穆易辰学什么上阵杀敌之术,只想着庆王能学如何治理一国,如何与大臣共事的本事,可回到寝殿经多日斟酌,才反思过来。
大岐建国以来,从未停止过与前朝旧部的厮杀,几月一小战,数年一大战。反思,一国之重除了朝中文臣,更应该重视军事。
穆易辰可谓大岐数一的良将,若是儿子庆王能得穆易辰这样猛将的扶持,今后的大事中若有什么不时之需,那岂不是如虎添翼?
如今又有皇上支持庆王与穆易辰多多接触,如此一来,倒是难得拉拢他的机会。
于是这日淑妃趁着穆易辰在庆王的住处教庆王射箭时,来向穆易辰示好。
一支箭划空而出,“砰”一声扎到靶心。
淑妃看着穆易辰想起曾经的皇上,也是这般勇武,只可惜岁月不饶人,真龙天子也难逃衰老死去的结局。
一旦皇上离开,自己与儿子哪还能像如今这般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