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起
寂静街巷的另一头,斥候骑着快马跃过长安城的石砖,一路向着皇宫飞奔而去——
“报——归义侯韩兆相叛乱,扣押楚王殿下,攻下襄城。孙将军率军突围,正在襄城外与韩兆相对峙。”
“韩兆相攻下襄城后,他在山东一带的旧部常山也连占三城,魏城、东郡、武阳都立了反旗。”
皇帝满脸怒容,狠狠掼下手边的琉璃盏,“韩兆相——”
大殿之上,群臣纷纷屏息,深怕皇帝的火烧到自己身上。
太子赵钺沉声道:“眼下不知四弟安危如何。”
赵铎瞥了眼他,“父皇,儿臣愿带兵平叛,接回四弟。”
“你们兄弟二人能顾念手足朕心甚慰。”皇帝扫过两个儿子,心绪略微平复了些,却还是难忍心头之恨,拳头狠狠落在扶手之上,“朕要他的项上人头——!”
皇帝的声音掷地有声,他看向赵铎背后的人,后者立刻上前请命。
裴照单膝跪地,“臣亦请命。”
赵广昌不甘落后,紧接着跪下来,“陛下,臣愿同往。”
“不过是秋后的蚱蜢,何须我大梁如此多精兵健将……晋王去襄城平叛,至于山东那几座小城——裴照带两万人去,举反旗者,格杀勿论。”
纵然不甘,皇帝既然下了令,也只有遵循。
赵广昌与赵铎对视了一眼,低头应是。
他们这点伎俩落在皇帝眼中,又对赵铎多了分忌惮。
朝堂的中央,皇帝和太子、晋王一干人讨论的如火如荼,不时还有臣僚建言献策。
闻皎站在大殿的尾端,双手揣着笏板,听帝国最有权势的一群人商讨着他人的生死。
殿顶悬浮的金龙,一爪按在明珠上,一爪张开,仿佛下一秒那爪子就要落到她身上。
“闻皎。”
听到自己的名字,她斜着踏出一步,“臣在。”
臣僚纷纷回看她所在的位置,那是大殿的尾端,莹莹的晨光笼罩在闻皎周身,她和其他人像泾水和渭水一样区别开来。
“魏城、武阳一带是你们起兵之地,你与裴照同往,若能劝降,朕必有重赏。”
她握着笏板的手倏然收紧,“陛下,臣大理寺事务繁忙……”
牌匾之下皇帝的面容在羽扇后瞧不真切,打断了她的话。
“如今正是你为我大梁效力之际,此等小事教给底下的人办就好。长安城的刑狱诉讼于国本无碍,哪能与行军打仗相较。”
“臣,领命。”
皇帝说了退朝,不一会儿太监尖锐的嗓音划破大殿的寂静,人群攒动着往外走。
闻皎被人推着,艰难地迈动双腿。
她从家乡武阳起家,之后与韩兆相的魏城联手,一步步将他推向魏王的宝座。武阳、魏城皆是故人所居之地……
战场之上,与故人刀剑相向,譬如自割。
大军明日开拔,她在大理寺交代了事务,由张迁代她暂行寺正之权。
本以为张迁不会接受这番安排,不成想他呛了几声竟答应了,可见这人嘴硬心软,不算难处。
闻皎有些意外,拱了拱手道谢:“多谢张大人。”
张迁冷哼了声,“年底考课,不知大人有几成把握?”
其实劝降是个美差,陛下在大殿之上已许了她重赏,明眼人都知闻皎回来必是要高升。
可她并不高兴。
崔行俭生出许多惺惺相惜之感,亲自给她斟了杯茶,嘴上依旧淡淡的道:“预祝你凯旋。”
他的眼里含着悲伤,闻皎不禁疑惑,眼睫微垂,满饮了一盏茶。
“多谢大人。”
契力早已套好马车在府衙门口等她。
闻皎告别同僚,旋身上了马车。
往事一幕幕席卷而来,几要将她吞没。
那是她十四岁的时候,黄匪自河南起兵,四处烧杀抢掠,逼近她的家乡武阳。
无可奈何之下,她与同乡常大哥起兵自卫,也是从那时起一步步卷进权力漩涡……
“吁——”
马车骤然停住,强烈的摇晃将她从回忆里拖拽出来。
她掀开车帘,魏如烟挎着竹篮,正殷切地冲挥手。
“闻大人——”
“什么事?”
魏如烟快步上前,柔声说道:“上次多谢大人搭救,这是一些鸡蛋,以表我夫妇心意……”
她举起筐,费力托到车窗前。
一双手指甲断尽,手上的皮肤也肿胀不堪,必是常年替人浆洗衣服。
“多谢。”
她接了竹筐,状似无意地问:“你相公可会写字?家母忌日快到了,我公务繁忙不能亲笔抄写佛经,想请人帮我誊写。”
魏如烟喜不自胜,感激地道:“会写的!会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