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醉(三)
这夜三法司彻夜燃烛,各派官员博弈多日,鞠问一夜,终于达成共识,只待拟定结案文书,再交建宁帝公审后即可结案。
未料天明后,自朝野至民间,都因一首自南边流传进京的打油诗而议论纷纷。诗文直白浅显,原为街巷小儿所传唱,有心人发现此诗暗含朝中某位大人物之名,而内容竟直刺当年白越江一战内含冤情。
据说此诗早在五月间,便已铺天盖地传遍江南,汀州一地民议更是甚嚣尘上,这时间过于敏感,恰在江枫遇袭之后。
如今不到一月,这短短四行二十八字便自江南传入盛京,静静卧在当朝次辅张阁老的案头。
这本该是阁老午睡的时间,书房中却传来一声接一声的斥骂。
“当日你自汀州归来,径直将此信交由大理寺,若非杨长青留了个心眼,先将一应证物呈送老夫过目,你可知此举会造成多严重的后果?”
杨长青便是大理寺卿杨茂,他得张铣举荐入朝,这等牵涉两党存亡的大案,自会事无巨细与张铣商议。
宋涟垂首立在案前,无暇的面上一丝笑意也无,他直直望着太师椅上两鬓斑白的老师,眼中却没了往日的恭顺。
“老师隐下这一桩证据,是不准备将白越江一战的真相公诸天下了?平越军忠心报国而死,遗骨却长埋异国,老师此举,难道不会在千百年后史册人心中,为他们烙下乱臣贼子的污名?”
他这一顶撞,张铣胸腔剧烈起伏,扶着椅站起身,指着案上的白宣斥道:
“所以你就想出了这么个法子同老夫作对?你以为单凭这几句模棱两可的句子便能扳倒邓秉?还是你根本就是想以这排山倒海的舆论来要挟你的老师,搭上太子殿下的清名,替你所谓的故友鸣一声不平?”
宋涟甫一进门,便瞥见了案上的文字,其实不必再看已能记诵。此刻见张铣发怒,还是顺其所指,看向白宣上那四行瘦硬遒劲的句子。
西观大纛漫风卷,千里横峰雁阵连。
独照玉山积古雪,流光不洗髓中冤。[1]
这诗前两句暗含邓秉之名,后两句则直陈林烨之冤。
二十八字在脑中转过一圈,宋涟讥笑,“这么浅薄不通的句子,断不会出自学生之手。”
“老夫自然知道此诗非你所作。”张铣的呼吸平复下来,声音更见寒凉,“但这样的句子在五月间遍及江南,其时你尚在汀州,却放任不理,致使民间清议沸反盈天,梦笙啊,这桩过错你认是不认?”
宋涟瞥了一眼诗旁的墨迹道:“此诗源于街巷童谣,实难防微杜渐,待学生觉察时,民议已如潮水汹涌席卷江南,若强行弹压,只怕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见他语中仍带不平,张铣踱到窗边,语重心长道:“梦笙啊,老师知道你心中视林烨为挚友,只是智者随势而动,眼下实在还不到为他翻案的时候。”
他一顿,又道:“你方才说民间清议沸乱,强行弹压只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于邓党亦是如此。”
此言一出,宋涟的面容僵了僵,不由抬目看向他。
张铣却仍旧望向窗外:“万事过犹不及,此一局我们能凭刺杀皇子一案拔出邓党在汀州的羽翼,你下江南这一趟的目的便已达到了。若穷追不舍,将邓党视为反贼,那重用了邓党这么多年的陛下成了什么?你心中自是光明,但陛下恐怕并不这么想。”
“何况当年陛下为何要草草结案?他是真的怀疑林烨的忠心么?沉船一案事涉太子,若邓党咬死太子运粮不力,假报军情一事作文章,将来殿下又如何在朝中立足?”
炎炎烈日,即便有风也是闷燥的。
张铣早已命人将院中的夏蝉尽数捕杀,是以此处虽有琼台高树,却不闻聒噪蝉鸣。
宋涟在这沉闷的安静中矗立良久,终于拱手一揖:“学生知错。”
——
是日黄昏,御道旁的轿辇上,江云期捧着一张薛涛笺念念有词。
“西观大纛漫风卷,千里横峰雁阵连。独照玉山积古雪,流光不洗髓中冤。”
念罢他倾身将彩笺递给一旁的小内侍,疑惑道:“近日京中街头巷尾皆在传抄这首打油诗,袁公公可知此诗何解?”
内侍身量细挑,面白无须,正是月明。
她拿着彩笺沉吟一番,道:“奴婢学问浅薄,斗胆为殿下一解。此诗前两句是字谜,‘观’之西乃一‘又’字,大纛乃是大旗,取其形与‘又’合一‘邓’字;‘横峰’即是横山,雁阵为‘人’字,与‘千’相连则三者合一‘秉’字。”
“竟是邓阁老的名讳!”江云期甚是惊讶,接着又问,“那后两句该怎么解?”
月明笼在袖中的手攥成拳头,面无表情道:“底下那句是悖逆之语,奴婢不敢说。”
辇车在含元殿停下。
她不愿说,江云期也不觉败兴,照旧乐呵呵的同京中贵胄子弟攀谈饮酒,品月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