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瓮中捉鳖
"少司命来信了,小皇帝已经抵达泰安城,不日便会登临泰山进行封禅。"
此时除少司命和吴广外,四家派出所有的高手都已经在场。
“韩兄弟,你是兵家的人,你来安排吧!”农家陈胜拱手说道。
韩信从人群中站了出来,对众人拱手作揖,随即走到了墙上的地图旁。
“四位王爷,你们带兵埋伏在泰山脚下,等那小皇帝登上泰山后便从四周杀出,拦住他身旁的官兵,把他困在泰山上。”
“农家,兵家,阴阳家,法家,我等会派人守住各个下山的路口,防止小皇帝趁乱逃脱。”
“至于流沙这边,还请卫庄大人出手拦住盖聂。”
“典庆,扈三娘,大司命,英布,季布,你们配合少司命和吴广负责解决掉小皇帝身旁的护卫,然后将他擒住。”
“待到擒住小皇帝后,便按照约定的路线退往大泽山,那里会有接应的人。”
韩信侃侃而谈,分析得头头是道,在场众人无一反对。
众人散去后,四位王爷却偷偷聚在了一起。
他们可不傻,万一辛辛苦苦到头来给别人做嫁衣。
“北凉王,你觉得那些人真的可信吗?会不会事成之后过河拆桥?”梁王刘武担忧地说道。
对啊!要是我等将兵马都拼光后,他们也擒住了皇帝,可这样也就不再需要我等了。
我等还是需要留一手,有自保的手段才行。
“广陵王,淮安王,明日你们借口去阻拦周边援军,各调一千人离开。若是明日情况不对就护我和北凉王离开。”梁王刘武对二人说道。
另一边,白凤来找卫庄。
“卫庄大人,消息长安那边已经知晓了,就是不知他们能不能来得及。”
“要不要属下去通知泰安城那边的人,让他们早做准备。”白凤主动说道。
“不!一旦被他们发现我们出卖了他们,恐怕流沙从此就会消失了。”卫庄阻止了他。
三更时分,此时有一名信使拖着疲惫的身躯,趁着夜色悄悄溜进了泰安城中。
“大人!大人!”手下急匆匆地跑进来找到魏忠贤。
"怎么了?"本来已经睡下的魏忠贤急忙从床上惊醒。
“是长安那边的弟兄,那边派人来了!”
魏忠贤有种直觉,想必是长安那里出事了。
于是赶紧让手下将人带进来,只见那人被众人抬了进来,魏忠贤不由得多问了一句:“他这是怎么回事?"
手下人赶紧回答:"大人,此人连续赶了七日七夜的路,到城里的时候就已经体力不支了,幸亏被小人们发现才带了回来。
“咱家问题,到底发生了何事?”魏忠贤询问那人。
那人挣扎着开口:“泰山。。陛下。。危。。。”话没说完便因体力不支晕了过去。
魏忠贤仔细琢磨着这几个字,但没有丝毫头绪,只能让手下人多喂他点吃的和水,希望能尽快让他醒过来。
翌日清晨,泰安郡太守和郭开早早便来求见刘如意。
“陛下,该出发了,否则就要误了吉时。”
刘如意点点头,带着众人准备前往泰山。
"泰山?"一旁的魏忠贤瞬间想到了昨天那人所说的话。
难道那人的意思是陛下去泰山有危险?
“陛下,奴才有下情禀奏,请借一步说话。”魏忠贤突然跪了下来。
刘如意不知道他为何会这样,但还是跟着他来到了一旁。接着魏忠贤就将昨晚的事讲述了一遍,刘如意顿时陷入了沉思。
“陛下,奴才觉得陛下还是暂缓前往泰山进行封禅,同时命周边的驻军火速前往这里,以免不测。”
刘如意根据所知地信息,已经将事情猜测了个大概。
怪不得阴阳家和兵家的人会出现在自己队伍里,再加上魏忠贤所说的,很明显对方是冲着自己来的。
可能是自己重用儒家,墨家,道家的人,从而惹怒了他们。
看来他们会在泰山动手,自己当然要给他们机会了。
刘如意不信自己的人皇之气再厉害,难道还能挡得住千军万马?
到时候一堆人朝着自己一顿乱砍,他就不信了。
不过这件事不能明说出来,要先稳住魏忠贤。
“老魏啊,这些只是你的猜测,没有任何证据。”
“此事关乎陛下安危,不得不防啊!”
“这样吧,朕就留你在城里等着那人醒来,再带过来找朕。”刘如意找了个借口留下了他。
“陛下!”魏忠贤还想要再劝。
“住嘴!退下!”
刘如意对他呵斥了一番,随后带着其余人前往泰山。
而刘如意前脚刚离开泰安城,泰安郡太守就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