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这还是论语?
"下一位!"
只见台下缓缓走上一人,正是刘伯温。
俗话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
要说他的才智绝对不下于张良,这下有好戏看了。而张良也仿佛感受到了一般,面色显得格外的凝重。
“请问张良先生,何为家?何为国?”刘伯温率先发问。
家者,一人遮风挡雨所在。
家屋漏,身上日晒风吹雨淋。
国者,万家安身立命之所。
国受难,流离失所,亲人离散,生死无定。
倾巢之下,安有完卵,国之不存,何处为家。
刘伯温听完这番解释后微微点头,显然认可了张良的回答。
请问何为君臣之道?
君者,天子骄子。为君者要做到任用贤能,体恤下属,善待百姓。
臣者,天子之下。为天子手中之刃,理应忠君爱国,为天子分忧。
所谓“君要臣死,臣不死则是不忠。”
一炷香后,二人辩论这才停下。
“刘兄大才!”
“张兄学富五车,佩服!”这场比试二人以平局收场。
还有谁上台赐教?
接着一连有数人上场,但都被张良轻松击败。
底下众人开始窃窃私语:“张良不愧是儒家高徒,就连稷上学宫的刘伯温都不是对手。”
就连刘如意身旁的妲己也忍不住说道:“陛下,这张良当真厉害。"
要是能当众击败张良,那不就是打了儒家的脸了吗?到时候以儒家在民间的号召力,相信会有很多人跟着造反的。
刘如意心中已经有了打算,虽然还不知道能不能赢,但试试又没什么关系。
若是没有人上台,那就。。。
"我来!"
张良话音未落,刘如意已经从人群中站了出来,缓缓走上台。
“这位公子请出题。"张良见刘如意年纪尚小,便让他先出题。
听闻张良先生是儒家高徒,那对于儒家经典《论语》上的见解肯定不凡,本公子想跟先生在这上面切磋一二。
此言一出,底下观看的人顿时哄堂大笑起来。
这人脑子没问题吧!跟儒家的人比论语,这不是厕所里点灯,找屎(死)啊。
连刘伯温都摇了摇头,就连他自己都没有信心在这方面能战胜张良。
“这位公子,你是认真的吗?”张良不敢相信竟然有人会这么说。
刘如意不以为意地点点头,随即便开口问道:“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何解?”
张良一听竟如此简单,便立刻解释道:“如果早上悟了道,就算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这句话的道理指的是世间一切的法则道理。”
众人听完都点头表示赞同,只有刘如意摇了摇头反驳道:“张良先生,你管这叫论语?你错了,而且错得有点离谱了。"
此言一出,众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竟然敢对儒家的人说他们的论语错了,这简直就是侮辱啊。
不过还好张良的脾气比较好,忍住了怒气说道:“错了?小兄弟还有别的见解?”
“略有拙见!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真正的意思是早上打听了去你家的路,夕阳落下就把你去打死。”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我早上打听到你家住在哪里,晚上你就死了。你可听得明白?”
这这这,这句话还能这么解释?听倒是能听得明白,可是你跟我说这是论语?怕是抡语吧!
底下围观的众人也都面面下去,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你们都看着本公子干什么呀!难道本公子有什么说错的吗?
“陛下当真是厉害,论语还能这么解释,要是被孔夫子知道,怕是得气得从棺材里跳起来。”一旁的妲己说道。
台上的张良率先反应了过来:“不对,你说得不对!"
"你一个儒家的人懂什么,你们之前的理解都是错的,已经完全曲解了孔老夫子的意思,违背了儒道的意义以及当初创立儒道的初衷。"刘如意接着怼他。
"那请这位公子再解释下君子不重则不威又是什么意思?”张良此时已经气血翻涌,顿时就要发作。
快了快了!刘如意见他已经被激怒,便继续解释道:“君子不重则不威,意思简单了!就是君子打人一定要下重手,不然就树立不了威信。”
在场之人顿时又傻了眼,还能这样理解的吗?但众人细细想来,又觉得没什么问题。
"子不语怪力乱神"
“这话正解是夫子不想说话,使用怪力把提问的人打到神志不清,能动手就少哔哔。”
二人就这么一问一答,不知过了多久。
不知道这话被儒家的那些老家伙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