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论战
许久未见,李勇变得健谈了许多,举手投足尽显大将风采。刘柳叹道:“勇哥,你变了好多。“
李勇笑道:“从前单打独斗,现在却带领着一帮兄弟,总要让人觉得有主心骨才是。“
刘柳点头道:“不错,‘主心骨’太重要了。我自京城而来,但觉军中怯战者甚多,无畏者无一,军中尚且如此,也就难怪朝中一片主和之声了。“
李勇皱眉道:“自高宗迁都临安,世家大族偏安一隅,朝堂上下久无斗志了。“
刘柳叹道:“朝中无名将,韩长青一木难支。“
李勇摇头道:“韩相公将北伐一事寄于官家一人之身,即便官家因宠信于他而举兵,恐怕也难免处处掣肘。“
刘柳点头称是,又道:“为今之计,除了指望官家好大喜功,欲成收复失地之功业,也别无他法了。”
李勇冷笑道:“只为建功立业而已?竟不惦念边城百姓之艰辛吗?”
刘柳道:“你我心系百姓,乃是因为你我本是平民。被金人屠戮的,是你我的父母兄弟,金人每侵吞一寸土地,与你我都是切肤之痛。可这与掌权者何干?金人今日下五城明日下十城,只要打不到临安,他们照样歌舞升平。”
李勇叹道:“照你这个说法,北伐岂非无望?”
刘柳摇头道:“以得利诱之,以失利惧之。对官家而言,功盖先祖、青史留名便可诱之;对士大夫而言,搏个心系黎民苍生的美名可以诱之;而对于未经战火的京都百姓,只能使人宣讲金人是如何残暴,以恐惧激起他们的敌忾之心,如此尚有几分指望。“
李勇苦笑到:“原是明公正道的收复失地,竟要掺杂这许多算计!“
刘柳想了想说:“这也是难免的吧。就好比勇哥你带兵时,若有兵士至亲亡于金人之手,怕是无需长官督促,他也能以一当十。可若是某个兵士从未有亲人亡于敌手、甚至机缘巧合下曾受过金人小恩小惠呢?他还会奋勇杀敌吗?从军是否只为混个饷银而已?勇哥又如何激励这些人呢?”
李勇一愣:“自然靠军纪严明,主将身先士卒,方可上下一心。”
刘柳摇头:“榜样固然重要,但勇哥手中之兵之所以一呼百应,恐怕还是因为兵士中深受金人之害者居多吧?可是对于南地之兵,未曾亲眼见识金人残暴的才是多数,如此一来,又当如何保证军队的战斗力呢?换句话说,我们的士兵到底要因何而战呢?”
李勇思索半刻,道:“守土安邦、保境安民,难道不是军人的天职吗?”
刘柳道:“军人也是人,也一样不想白白送命,总要有个能让他们奋不顾身的理由,才能让他们一往无前吧?”
李勇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照你所说,至亲为金人所戮者,仇恨就是他们奋勇杀敌的理由,而对于其他人,令他们知道金人是如何残忍野蛮,如若他们的妻儿父母落入金人手中可能遭受何等苦难,亦能令他们感同身受,从而甘愿拼死向前。”
刘柳点头:“不错,只有信念坚定的士兵才是精兵。勇哥,你是强将,辅以精兵,必能如虎添翼,大破金军。”
李勇想了想,陡然兴奋起来,问到:“这想法是不错,只是要如何实现呢?”
刘柳笑道:“不如先开个思想动员大会吧——找些经历悲惨的,请他们讲讲曾经的苦难——这是第一步。接下来,勇哥不妨留意一些意志顽强、品格高尚之人,组建一个思想委员会,将来可以为每位将领都搭配一位思想委员,做队伍的思想建设工作,假以时日,勇哥手里就有一支铁军了。再远一些,若我能说动韩长青的话,还请勇哥派些思想委员去交流经验,总之,要不断扩大宣传力度和影响范围。”
李勇起身:“我这就去找毕方他们商量去!”又拍着刘柳的肩膀道:“你自小主意就多,如今用在正道上,到真有些指点迷津的意思,可见是花心思了。”
刘柳点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李勇惊叹道:“果真进益了,习读起兵法了!”
刘柳:“…就会这一句。”
李勇:“… …”
刘柳同李勇前后出了帐门,不出意外偶遇了大半夜散步的史大公子。史彬捏着折扇的指节发白,哼哼唧唧道:“果然是故人重逢,有什么话能说这么久?”
刘柳心说我真是醉了,不是人人都是断袖的好吗?因懒得理他,刘柳随意嗯了一声,又说:“这么晚了,玉林兄还不睡吗?”
史彬气得直冒烟,抓着刘柳的袖子道:“怎么?和故人有话说,和我没话说了是吗?“
刘柳这一日累得够呛,只想赶快回去躺着,如今见史彬纠缠不清,愈发觉得困意上头,索性抬头用双唇堵住那人的喋喋不休。一触即走,史彬已然定在原地。刘柳道:“聒噪,我要睡了,明天见。“
史彬如遭电击,回过神时那人已经飘然走远了。
毕家军首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