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从县令开始逐鹿天下 > 第493章 康王回京

第493章 康王回京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到现在楚宁是完全明白过来,‘打仗,打的就是钱粮’这句话的深层含义!

继续搞钱吧!!!

可要想搞钱,就必须得革制,打破旧有规则,重建新秩序。

因为钱都掌握在门阀士族手里!

而要革制,便自然会动掉许多人的蛋糕。

这条路何其艰难,楚宁当然最清楚!

转眼已是昭顺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距离过年还有五天。

康王的仪驾终于抵达京都。

李贤早有下令让礼部负责筹划康王入京的典礼,并私下里派了延庆公主去迎接。

而李贤却并没有以皇帝身份,亲自去迎接。

加之皇家日报早有大肆报道,京都百姓自然也早就听闻了。

因而这才刚过巳时,京都便已经清了街道,站满了肃场官兵。

得知自己的儿子,如今的皇帝没有来迎接,康王顿时火冒三丈。

可碍于百官在场,康王自然没有发作。

忙完礼部的迎接大殿,康王直接打马回了府中。

朝中好些原本就拥护康王的朝臣,这时早都恭候在府外了。

康王全然不顾,便在王府设宴款待众位朝臣。

此次前往康王府庆贺之人,足足占了在京半个朝廷的官员。

这也无疑可以看出,如今康王在朝堂之上的权势有多大。

待到筵席散去,百官们也是醉意盎然的拜别而去。

康王便把户部尚书杨介和、礼部尚书姚崇、吏部右侍郎汪缙、工部尚书胡广、工部员外郎杨涟等人单独留下。

这时,一众人都围坐在康王的书房里,正在秘密议事。

“……康王,目前京都朝局大致就是刚才我所说的这些事,我等皆是拥护康王为皇叔父摄政王,只是余天正始终拿先帝遗诏说事,坚持认为继嗣的说法,而皇上也是一直也不正面表态……”

“真是岂有此理!”

听完杨介和的话,康王当即忍无可忍,拍案而起了!

“皇上自幼便是本王看着长大的,余天正何意不让他认我这个父亲。”

“康王先行息怒!”工部尚书胡广趁机说道:“此事我们已经在朝廷争论过多次了,现在大家都是一个意思,等你回京后,咱们得赶在年前的岁末朝会上,务必要把此事敲定下来。”

“对!”坐在最末位的工部员外郎杨涟也是连忙附和说道,“两日后便是岁末大朝会了,除夕前皇上还要祭祀祖宗,咱们一定要联名上折子,将此事在年前就敲定下来。”

杨涟这一说,在座诸位都跟着附和起来。

康王自剑南道往京都赶路,一路便已经听说了不少朝廷发生的事。

对他来说,也是万万没想到先帝李淳会走得这么快。

这些日子里都在思考着如何应付变幻莫测的朝局,他本就是个杀伐果决的人。

可这时也突然有些犹豫了。

曾经的儿子,如今的皇上。

虽然早在去年入京的时候,就已经和先帝李淳达成了某种共识。

可在太后薨逝,韩世荣倒台后,康王渐渐发现,那个年轻的唐帝竟然远比他想象的要老练许多。

至那时,他便隐隐觉得,他所面临的唐帝心思缜密,让他难以应付。

可谁也没想到,天不假年,唐帝终于还是死了。

而最让人气恼的是,唐帝居然留下了嗣位遗诏,而自己皇叔父的名分也早已定下。

这就让人很难操作了!

而康王只是想了想,便想到了这件事情的关键,那就是皇上到底怎么想的?

毕竟这可是自己最疼爱的儿子啊,虽然他已经贵为一国之君,可他对自己的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刚听杨介和说了近来京都朝廷发生的事,看得出皇上有心想要革制,整顿朝纲。

其实这些事,以后都可以由他辅助儿子来做就可以。

但前提是,他与当今皇上的关系该如何界定?

曾经的儿子真要叫自己皇叔?

从此父子不相认?

想了想,康王最终决定,今夜入宫陛见皇上。

他想要当面要一个答案。

因为他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太弱了,肯定过不了六亲不认这关。

……

……

事关百官前往康王府贺喜的消息传开,左相余天正得知后,表现得极其愤愤不平,当即就说要发动御史上书参奏康王逾矩。

翰林院一众文人士子们更是表现出义愤填膺,李鸿仑却是始终压着,打了招呼不要参与朝政。

倒是李贤听闻后消息,完全没有表现出什么愤懑来。

对于康王这个人,李贤不可谓不熟悉,自己这个父亲太有野心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