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章
太后心有余悸地看向在场的另外一人,也就是刘善尹。
只见刘善尹淡定地喝着茶,似乎此事与她一点关系都无。
也是,事情到了这一步,无非就两个结局。
一是太后强行赐婚,其专横独断的行径传遍宫闱,而是闻袅袅重伤或自戕在鹤祥宫内,清平侯千金命悬于内廷,此事更加能损坏太后名声,其实刘善尹更希望闻袅袅惨死于鹤祥宫内。
而她只是独善其身,坐收渔翁之利的渔翁而已。
太后何尝猜不到刘善尹的心思,但此刻的她已经骑虎难下,这闻袅袅还真是一块儿难啃的骨头。
不过也不是没有应对的招数。
只见太后传召来四位宫女,命其拉住闻袅袅,使其不再磕头。
四名宫女用手臂将闻袅袅给束缚住,闻袅袅就算再大的力气,也不无法从四名宫女手中挣脱出来。
而太后让人拟好的赐婚诏书已经书写好,太后则趁此机会,在高台的御桌将诏书展开,正想落下凤印,鹤祥宫的大门却不知被何人一脚踹开。
“外面的奴才好生不会做事,居然放任外人擅闯鹤祥宫!”
太后怒斥,不知是何等不要命的狂徒,放纵到她的寝宫来了。
“母后息怒,是儿臣啊。”
刘长修迈着步,嘴角轻扬,缓步走至太后跟前,目光扫射到了跪在地上的闻袅袅身上。
他身着红金敞衣,戴着金制宝冠,长丝并未梳起,而是懒散的披散着,腰间系着各种兰花香草和叮当玉佩,眉眼冷漠又疏离,与平昌郡主相貌上虽不似,但气韵竟然有七八分相似。
此刻的闻袅袅虽然因长时间磕头,已经发丝散乱,钗环落地,但刘长修还是一眼就认出了这位传闻中的闻袅袅。
他年幼时,前朝英国公曾宴满八十寿辰,广宴宾客,他曾前去赴约,在觥筹交错中,见过一绝□□牵着一位与他差不多同龄的女孩儿。
少妇的相貌不似京城中人,她牵着的那个女孩儿也有一丝外来样貌,眼窝深邃,眉毛和睫毛浓密,不似京中女孩多是凤眼细眉。
等回宫后听母妃讲起,才知原来那绝□□就是清平侯夫人,而那少女应该就是闻袅袅了。
那时他的母妃还正得君心,清平侯府也正得风光,于是想让他与清平侯府缔结婚约。
只是后来清平侯府落败,他便劝母妃另择贵女。
过了这么多年的重逢,也不知闻袅袅还认不认的出自己,也不知她什么时候和沈兰幡搅合到了一起。
闻袅袅此刻虽身体虚弱,但听闻声音,也习惯性地侧头看去,一见衣着便知此人极贵,不过她好像并没有认出来幼时曾见过刘长修,只是猜想到来者应该就是新帝。
太后本是气焰嚣张的状态,见来者不善,渐渐敛声屏气。
“皇帝来哀家殿内作甚,也不叫人通传。”
她也发现最开始伺候在刘善尹身边的宫女,不知何时跟着皇帝进了鹤祥宫。
哼,她就知道刘善尹这蛇蝎女人,突突地来她的鹤祥宫没什么好心思,居然把皇帝都给叫来了,这不是叫她难堪吗。
刘善尹无视太后恶狠狠的目光,开始她的布局。
“皇弟你来的正好,母后与闻淑女起了争执呢。”
她的话将自己撇的一干二净,彷佛真是一个被莫名搅入其中的人。
“儿臣怕扰了母后,所以没有叫人通传,只是没想到母后这里似乎在审闻淑女,也不知她犯了何等过错,母后要如此责罚。”
刘长修与刘善尹一唱一和将太后气得不行。
这两姐弟之前处心积虑地争夺皇位,将她的皇儿给挤下去,现在既然侥幸上了位,居然敢来管她的是非,真是一朝麻雀升天,急着当凤凰呢。
“呵,皇帝糊涂了,是闻淑女自己要磕头的,哀家可没有逼她,可别对母上妄加猜测。”
太后猜到了皇帝的来意,死死盯着平昌郡主,心里想着刘善尹这恶妇,见着机会就要拉着皇帝一起诋毁打压她,真是甩都甩不掉。
刘长修也并不继续回话,而是走至鹤祥宫高台上,伸手将御桌上的诏书拿起来细看片刻。
“原来如此,怕是母后也轻信了那京中盛传的谣言,寡人也有所听闻,不过是母后误会了,那陈鉴生是依了寡人的诏令,才时常出入清平侯府的。”
他一句话就化解了闻袅袅之困境。
闻袅袅有些不可置信地看向刘长修,为何皇帝要帮自己。
刘长修的目光也落在了闻袅袅身上,四目相对,竟然有一种难以演说的碰撞之感。
“既然是皇帝让的,那哀家无话。”
太后面露愠色,不快地甩袖离开正殿,这一场她与皇帝之间的较量,还是她落了下风。
刘善尹好戏旁观,见戏已落幕,不慌不忙地起身,拖着纤长的裙摆走至闻袅袅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