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受鬻法
直是郑姨看管着,也就郑苛回来住过几次,时间也不长,像是郑细君和郑昭自从去了州城以后便一直待在那边,根本不太清楚庄子上的情况。
安县这边庄子的产出都是章妪直接跟郑苛汇报的,每年的粮食也不在家中过夜,一到达城中被郑苛提走了,也不知道用在了什么地方。
一直跟在后面的郑姨没说什么话,只是让这些不安跟在队伍后面的佃户和长工先回去,说有事情女公子自然会派人通知的,把这些人驱散离开了别院大门处,郑姨才进了院子,让人关闭了大门。
这个别院是郑苛派人建的,那个时候已经是洛阳沦陷一两年后的事情了。
所以郑细君也没怎么在这个庄子上待过,当时他嫁过来以后主要是生活在县城中,郑苛时任安县县尉,也有一个小院子,他家中陪嫁甚多,也不至于要到庄子这边生活,也就郑苛偶尔来这边住住。
虽然不常过来住,但是别院却建的很好,最高的有三层楼,最上面是类似于一个瞭望塔之类的构造,站在上面能俯视整个庄园,周围都是二楼的结构,围成了一个小小的院落。
郑昭在院中下了马,别院里的奴仆并不多,都是些老弱病残,残并不是胡说,郑昭就发现守门的奴仆是个腿脚有问题的老人。
听郑姨说她才知道这人是郑苛以前的部下,后来在战场上刀剑无眼的伤了腿,落了残疾,郑苛怕这汉子无人恩养,于是就放在了庄子上。
院子被打理的还不错,尽管很久没人居住,院子里也没有长了杂草,一看就是经常有人过来看护修缮。
不过这庄子还是没有州城那边的房子好,布局很简单,应该是郑苛当时修建的时候也不讲求什么格调,主打一个防御性。
但有一点,围墙建的很夯实,郑昭估摸着这墙体都得有半米多厚了,应该是受到当时时局的影响。
郑苛毕竟是参加了方面因为杨皇后引起的公女之乱战争的人,见过了不少战争场面,所以为了能够防御贼匪等外敌才把别院建的这么结实。
郑昭让人把别院的奴仆全都叫到了院中,还把露车上的章妪等人也提了下来,章妪的母父年纪看着实在是有些大了,八十多岁应该是有了,在这个年代妥妥的长寿老人。
她还有些尊老的心,没让郑央把这两个老人也给绑了摁在地上,只让两个老人在一旁站着。
等院子中的所有奴仆到齐了以后,站在正堂门口的郑昭才出了声,让一个个上来说明自己的身份,她要认一下这别院中的人。
同时让郑央派七八个人去一下这个章妪的居所,顾虑到手下的人可能还不太认路,郑昭点了一个稍微年轻一点看着就机灵的汉子陪着这几个人过去。
同时为了避免有人中饱私囊,在抄家的过程中往自己的口袋中装东西,郑昭还特意点了这些人几句。
等这队人马离开后,院子中的章妪已经面如死灰,其余的人如果不是因为嘴巴被堵着估计早就号啕大哭起来。
此时一旁的两个老人看见走出别院佩戴者环头刀的家兵,混浊的双眼也流出了泪水,蹒跚地想要冲过来跪在郑昭面前替一家人求情。
幸好被一旁的仆从眼疾手快地给搀扶住了,要不然她准得减寿。
在现代五好公民郑昭还没见过这样的场景,说实话,这两个七八十岁的老人在她旁边这样号啕大哭,拍着腿坐在客服地上,郑昭也有些于心不忍。
可这个时代不同于后世,阶级观念也不一样,对待手下人的方式也不一样,太过柔和人家不会说你道德高尚,只会说你懦弱无能,连个府上的下手都管教不好,再稍微蠢笨一些的,指不定被下面的奴仆给直接欺负了也不是什么少见的事。
人天性中属于恶的一方面就需要用武力来镇压。
郑昭见到两个老人年纪大了,实在是不适合留在这边,但是也不能随便处理了。
现在虽然礼法混乱,目无纲纪之事众多,但是尊老却是一直贯彻下来的优良传统,从上到下都讲究尊老。
大魏朝廷不仅颁布了《受鬻法》来保障老者的利益,确保老人们衣食无忧,还颁布了王杖诏令来阐述养老方面的一些政策,老人杀人犯罪甚至可以免刑,如果无辜殴打老人的话还可能会被判处死刑。
所以这两个老人她还得好好照顾着,现在法令实行起来不像和平盛世时候那样贯彻到下面的乡里。
至于“老者非帛不暖,非肉不饱”,对八十岁以上老人,每月赐给粟米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的诏令可能也无法实行,县城可没有什么粮食给下面的老人吃用了,于是这两个老人还得郑昭给养着。
当然,这个之前郑昭是不知道的,还是在捆绑这一家的时候郑央私底下跟她凑在她耳朵边说的,就是怕她不太清楚朝廷的法令干出了引人口舌的事来。
郑昭让人把这两个老人搀扶到一间空屋子中去歇息了,说得好是休息,说的不好就是关起来了,但是表面工作得做好,还让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