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遇
2020年6月1日,彼时大雨刚过,天空中乌云慢慢散去。经过重重审核,姜悠终于收到了审批通过,可以返校的通知,心中大石落下了地。姜悠放下手机,抬头望见,太阳刚刚冲破乌云,霞光漫天。
晚上吃饭的时候,姜悠跟父亲说,学校通知可以回学校了。父亲没有说话,点头表示知道了。第二天父亲把姜悠送上了车,望着父亲远走的背影,一时百感交集……
学校离家不远,坐汽车到车站大概1个小时,从车站坐公交至学校大概1个小时。终于回到了学校,喜悦之情,难以言表。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在家度过了硕士研究生生涯的最后阶段,如今想来,恍如大梦一场,一时和雨到心头。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公交车快到站时,姜悠掏出手机,打开微信对话框,看到和胡樵生最近一次的聊天记录:快到学校了,提前发个信息给我,我去门口接你。
反复输入删除了好几次,姜悠最终没有回复。临近毕业,她很迟疑,前路迷茫,不知如何面对自己,不知如何去面对这段扑朔迷离的恋情,更遑论如何去面对他。他们即将踏上不同的人生旅程,胡樵生去上海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而姜悠前往杭州工作,一家半导体制造公司,7月初入职,岗位产品工程师。
久违的,轮子划过地面的,吱吱嘎嘎的声音,跟往年开学不同的是,需要排队,监测体温,核验入校手续后才能进校。
进入校园后,姜悠沿着樱花大道往宿舍楼走,远远看到百川楼下的胡樵生朝姜悠缓缓走来,那一刻,姜悠恍若梦回与他的初见,他缓缓朝她走来,而姜悠惊觉为了此刻,她已等待了许久……
2017年年初,彼时大四下学期,等研究生初试成绩的间歇,姜悠在同学的介绍下,去了一家做智能家居的小公司实习,实习工资2000/m,,上班氛围还行,活不多,朝九晚六,双休,不用加班,离学校也不远,公交20分钟左右。后来研究生究生初试成绩出来了,比预估分数差了点,与北邮失之交臂,彼时有点沮丧。开始网上找调剂的学校,申请面试。去其中一所学校面试的前一天,辅导员帮姜悠联系了她的弟弟,名叫胡樵生,听到名字的那一刻,姜悠脑海里,浮现了一句诗,“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彼时他以专业第一的成绩保研本校。
加了联系方式以后,姜悠请他多多关照,他回了个句,到校后联系他,他带姜悠去见他的导师,再无其他。
当时也没有准备很多,时间也很紧,由不得姜悠考虑太多,订了去邻市的车票,跟考研的小伙伴简单的交流了下,匆忙赶到面试的学校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姜悠到西门时给胡樵生发信息,我到了。他回复:请姜悠稍后片刻,或者沿着樱花大道向前走,然后把他的照片发给了姜悠。姜悠沿着樱花大道向前走到一座楼的时候,有点惊艳,很大气的一座楼,后来姜悠才知道那是百川楼,取自“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姜悠在百川楼下见到了胡樵生。他说:他的导师晚上8点以后,可以跟我见一面。后又问我吃饭了没?姜悠十分坦然的说没有,然后他带姜悠去附近的食堂用餐。吃完之后,他带姜悠去了学院楼,找他的导师李教授。聊天的氛围还不错。从办公室出来后,姜悠看到胡樵生还在外面,后来他把姜悠送上车,给姜悠找了笔试题库,嘱咐她晚上看看。当时是没怎么看,折腾了一天,很早就睡了,第二天早上笔试,下午面试,如今想来很多细节都忘记了,依稀记得排队的过程,看到了好多美女,姜悠当时心里还在吐槽,明明可以靠颜值,还都这么努力,可怕。
面试结束后,姜悠在学院楼外面,再一次看到了胡樵生,姜悠定了晚些的车票回学校,跟他匆匆打了招呼,蹭了面试认识的小伙伴的车去了火车站了。那段时间,很忙碌,四处找调剂,面试,最后接受了拟录取,后来和胡樵生成为了校友。
当时很失意,虽然考上了硕士研究生,但跟姜悠一志愿想考得学校差距还是很大,姜悠在二战与读研之间纠结了好久。最后跟现实妥协了,读研会很舒服,奖学金可以用来交学费,生活补贴完全够用来生活。二战的话,就算最后考上了,研究生3年在北京的生活也不会很舒服。在现实面前,姜悠并没有孤注一掷的勇气,跟求学道路上的很多次关键选择一样,惯性的选择了轻松一点的那条路,放弃了二战。说来可笑,那个时候姜悠急切的想要逃离故乡的一切,最后却回到了家乡读研。
考研尘埃落定,实习也在继续,开始准备毕业设计,后来实习的不太开心,毕业设计也遇到了瓶颈,就辞职了。后在百无聊赖中完成了毕业设计,顺利完成毕业答辩。答辩那天很紧张,姜悠向来不擅长在台上表达,好在答辩老师没有为难姜悠,就很自然的毕业了。
跟小说中的毕业不一样的是,大家都很平静,没有醉酒当歌,人生几何,没有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只是在跟过去3年一样的另一个6月,互相道一声再见,在滚轮吱呀的声音中,姜悠送走了她的室友们。她们甚至都没有互道一声再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