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啊!有人欺负你的崽啊!
了,为了个外八路的亲戚落个包庇贼子的名儿,值不值当?咱们关家沟子可容不下贼!”
“我们也不是包庇,这不是大兴刚当了公社书记,闹出来不好听……”
九奶奶盯得人悻悻地挪开眼,才仰着脑袋大声嚷嚷:“城里妮儿也当贼?我就说,一个妮儿读啥书?主席都说了知识越多越反动!”
这年月儿能活到七十岁的老太太都不是简单人物,一句话就臊得一院子的女知青都躲回了屋里。
关秀武挤在一群姐姐妹妹中间儿,还一边从堂妹手里抓瓜子儿,一边儿逗老太太:“哟!老太太连主席语录都知道?”
九奶奶骄傲地仰着脑袋:“那可不?主席的话能有错儿?”
说完还对着身边关家的姑娘们说教:姑娘要勤快节约,要少吃多干,要照顾父母兄弟,你才能嫁个好人家,女人这辈子不就图一个嫁的好?
关家的几个姑娘相互之间对了个眼神儿,悄悄撇撇嘴。
关秀武左右瞧瞧,咧嘴儿一笑:也就是九奶奶了,换个人跟这几个妮子唠这套嗑儿,不给你顶出肺来!
在县里中学上高中的关秀芬懒得听老太太的腔调:“听说王淑珍在城里当过红·卫·兵,林知青不会吃亏吧?”
九奶奶胸脯子一挺,眉毛一立,声音又尖又利:“那哪儿成?别的地方咱们管不着,在关家沟子,就不能让烈士子女吃亏!”
说完仍不放心,迈开小脚儿:“不行!我得找你七爷爷和大兴说道说道!”
九奶奶历来倨傲,只认当了家的关家爷们儿,关秀成?差着意思呢!
当年“关家沟七十二郎”下山抗日,回来的不足三成儿,可以说是家家戴孝,户户出丧,但也就是这些烈士始终庇护着族人。
这些年不管城里怎么闹腾,都碍不着他们关家沟子,为什么?团结大队寨门外头一片烈士墓!
所以,家有烈士的九奶奶腰杆子格外直溜儿,老关家也抬着敬着她!
—————
女知青住的地方在村委会后头,原本是关氏宗祠后院小私塾。男知青点就在她们后院儿,占的是以前私塾先生的院子。
女知青院子是三正两耳带东西厢房的格局,林知青独自占了东厢三间,西厢房没盘炕,正房堂屋不能住人,相当于十二个女知青挤在两间正房里,矛盾尖锐可想而知。
但林知青也不是白住东厢房的,她一个月交给知青院一块钱和两张工业券。女知青这边公用的水壶、暖壶,甚至养鸡的铁笼子都是这么来的!
现在,王淑珍就抓住了这个把柄:“我是红·卫·兵!我就要问问知青住房紧张,林知青一个人占三间房,是不是挖社会主义墙角,是不是资产阶级享乐主义抬头?我是搜查不是偷东西!”
至于搜查到的东西归属问题……以往她在城里也跟着大伙儿搜过家,都是自己分了。
女知青的屋子,章知青和关家几个老爷们儿都不好往前凑,一群人就站在东厢的墙根儿底下。王淑珍的声音又尖又利,林茵觉得她一说话东厢的窗户都颤一颤。
王淑珍不是不慌张,她在城里跟着人闹腾了这些年,心里分明知道盗窃被抓怎么也得批·斗,她批·斗人时候心里畅快又兴奋,轮到自己……想想那些手段她怕得肝儿都发颤。
但是,城里的知青们这些年搞运动,知识荒废的厉害,她能想到办法只有给林茵扣帽子,先把对方斗倒!
林茵才不慌张呢!当年小姐姐看《无声的中国》就说了,鲁迅先生主张:闹事儿就往大了闹,让人知道你不好惹!
如果八岁那年小姐姐没闹到厂办,她就只能在那个家里汲汲营营争一点儿吃吃喝喝的蝇头小利,她母亲的遗泽,就都便宜渣爹那一家子啦!
林茵回忆了一下小姐姐的武林秘籍,哭声响亮的就跟她出生那天一样:“娘啊!有人欺负你的崽啊!人民忘了你啦!红·卫·兵要逼死烈士子女啊!”
关大兴脸都绿了,林知青一窝端了青山公社,又准备对市里的红·卫·兵们下手啦?
王淑珍急得又蹦又跳尖叫:“烈士怎么啦……”然而在关大兴严厉的眉眼下,又熄了声音瑟瑟发抖。
烈士怎么啦?烈士荫蔽着团结大队的安稳太平呢!
章知青抿了抿嘴角,喊了在屋里照顾林茵的陈曦:“陈知青,我们院儿里熬了大米粥,还有家里寄来的五香大头菜!你给林知青端一碗来!”
林茵下乡的时候才12岁,白白嫩嫩的小丫头,哭起来震得人脑仁儿疼,同届的知青都比她大,当时还没被农村的贫困磨得麻木,对着爱哭的小姑娘愿意哄一哄。
轮番试过麦乳精、奶粉、芝麻糊……最后发现竟然是大米粥加榨菜好使!
果然,听见有大米粥,屋里的哭声都变成了小猫讨食儿似的“哼哼”声,哼哼了半天又听见屋里传出一句带着哭腔的:“要熬出米油的!”
差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