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2)
革命党北伐之称,对应的是北洋政府派系的南征。虽然革命党在进步革命人士中人气旺盛,大家知道这是一场革命与□□的对决。但对于更广大的工商业界市民而言,他们大多仅认为这是一场南北内战。尤其是对于北方人而言,容易将北伐误认为南人来讨伐我们了。
为了让更多民众意识到北伐的革命性质,北方的革命党人也开始加紧了宣传的步伐。其中一个北方亲革命党的作者就写信给孙明德,说建议把北伐改名为革命或者讨吴,免得北方人误会,不过北伐这词已经被广泛运用了,中途修改还是太麻烦了。
对于包括湖南在内北方军人的统战问题,党是非常重视的。每每总在大战之前发动人脉关系和银弹攻势,收买策反北军小军官。北军没有政委体制监督,同时军官缺乏信仰,往往就容易被策反,继而战时倒戈。不过南军军队普遍比北方清廉,不乏有北军倒戈军官感觉在南营中做事束手束脚,然后又复归北营的。
北军士兵经常被克扣响银,上级对其也缺乏尊重,经常通过打骂鞭挞来管理军队。北军士兵得知南军士兵福利更好,道义上也更加正当,不少就偷偷溜号来投奔南军。革命党同样在北军发展细作,搜集情报,鼓动士兵逃亡和哗变。
吴佩孚队伍里有一湖北籍的未成年小兵许汉禹,小时候在少林寺学了一身功夫,但在山下见义勇为时一不小心打死了地主家的恶少,只得隐姓埋名跑路。他随后去直系军阀手下当兵,贩卖一身武力,这回支援湖南的队伍里也有他。
许汉禹出生贫苦,对于军阀和土豪劣绅是深恶痛疾,如今在吴佩孚手下当兵无非是混口饭吃。他听闻队伍里有老乡说南军这里伙食和工资待遇比这里好的多,便起了心思。在夜里和几个人结伴偷溜出去,竟然没被发现,就这样投奔了南军。
许汉禹的故事先暂告一段落,这样的例子在北伐战争期间并不罕见。革命党人和军阀一样是先军政策,不过军阀是自上而下的,先自己和先高层亲信。国民党是自下而上的,先士兵和先中小军官。
北伐对于军队优待,但优待的钱可不是凭空变出来的,这个年头两广尤其是广东能够提供的税额非常之多,但广东许多地方由于粤系军阀问题目前还收不上税。南方的财力支撑终究有限,国军还得通过军阀部队常用的刮地皮来填补军饷。
这就苦了湖南民众,尤其是当地的富人,你们革命党口口声声要来解放人民,搞民权、民主、民生,结果刚一落地就用军票搜刮钱粮,征收重税。民众的支持率也很快下跌,许多不满革命党人作为的反对份子乘机行动起来。为了回振革命群众士气,打击对手,古月他们只能按照罗伯斯庇尔这些老前辈的路线走,去煽动革命热情,搞革命恐怖。
在衡阳,那些接受赵恒惕、吴佩孚势力指挥,在革命党北伐军背后捣乱搞破坏,乃至于绑架杀害革命党人的北军细作被捉住以后就要游街示众,然后在大庭广众下受审最后枪毙。司法独立之类是不存在的,司法权掌握在国军和政府手上,美其名曰革命法庭人民法庭,国军又搞严厉镇压,许多人只是出于经济问题反抗革命党,也要被安插上“□□”、“军阀细作”的帽子枪决。湖南革命政权还专门搞出来一条□□罪,谁敢阻碍革命事业就是□□,就是十恶不赦。
当然,“革命派、□□派已经到了短兵相接的时候”*这句话在当今还不适用,形势还没达到不革命就是□□的地步。北伐军搞革命恐怖无非还是威慑民众潜在的□□者不要轻举妄动,只要乖乖听话破财消灾就不会革你的命。
4月,国军沿铁路线继续北上,北伐军纠集各部兵马和临时征召拉拢的壮丁已达六万人,但这六万人里真正拥有战斗能力的士兵四万都不到。但军阀的部队质量恐怕还不如这个,赵恒惕不敢再拿部队与北伐军野战,决心将长沙要塞化死守,将北伐军士气和补给拖垮后联合吴军反攻。
然而随着北伐军夺取整个长沙以南,倚靠着北洋援兵的赵恒惕只能死守长沙的消息在湖南到处流传后,湖南本地人对赵恒惕的信心有一次下跌。
北伐军的兵力对比赵赵压根不占优势,无法实现对湖南的包围,只能不断将部分精锐绕至敌后方,开始对长沙和北方的补给铁路进行袭击。期间湘省军阀贺文常受到革命人士说服倒戈,对南下携带大量补给的一支吴军部队发动偷袭,歼敌缴获无数。
在吴军不继续增兵的前提下,胜利的天平已经向革命党一方倾斜。但吴佩孚不可能坐视对立政府在南方做大,他随即指派张福来率部南下,同时秘密通电陈竞存,尝试说服粤系倒戈夹击革命党。
未曾料到张福来部才从河南坐上火车之时,东北奉系张作霖分兵三路入关讨直,直奉战争爆发。吴佩孚无心支援赵恒惕,调回了还在路上的援兵和物资,甚至让先前援湘的部队也带着物资撤回。
局势很快完全一边倒,在5月14日,赵恒惕与革命党人的谈判结束,赵恒惕让出长沙,带着大笔财产下野。革命党成功光复全省,胡、蒋、叶等在此次北伐中表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