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 章
让芳芳烦心的,远不止小宋的学习成绩。
随着小宋慢慢长大,她才发现,原来养孩子要花这样多的钱。
怎么说呢?
小宋上学后,总说自己眼睛有时候看不清。
说了几次之后,芳芳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她连忙将小宋带到医院。
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表示小宋两只眼睛都有一定程度的散光。
但并没有近视或者远视。
芳芳简直闻所未闻,为什么一个小孩子会有散光这种毛病?
如果是单纯的近视,她还不意外,毕竟从前她在上小学初中的时候,就有很多人近视,要戴眼镜了。
她身边的姜淡月就是。
想来可能是因为如今电子产品普及,小宋在家经常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时间长了,眼睛就会出现各种问题。
芳芳按照医生的意见,给小宋配了矫正的眼镜,但小宋总不爱戴,经常要芳芳提醒,才会拿起眼镜戴一会,然后就会趁芳芳不注意,偷偷摘下。
明明医生要求小宋每天要24小时佩戴,小宋总有各种理由,比如我现在要吃饭啦,我要写作业啦,我要看一会电视啦,芳芳对此很是头疼。
在某一次跟学生家长聊天时,有家长跟芳芳说,自己的孩子也是散光,她去医院给孩子做了手术。
做完之后,孩子的眼睛完全不散光了。
听了这话,芳芳有些心动,如果能一下子将眼睛治疗好,不用慢慢戴着眼镜矫正,似乎也挺不错?
毕竟小宋是有些排斥戴眼镜的,他每天实际戴的时间应该不超过三个小时,这与医生的要求相去甚远,恐怕矫正效果不怎么样。
但手术费用很高,要好几万,这让芳芳有些犹豫。
她问姜淡月,自己要不要带小宋去做手术?
姜淡月对这方面也不懂,但她坚持认为:“先别考虑手术费的问题,你去大医院挂个号,问问医生的意见。”
芳芳:“我之前去医院看过了,医生说让戴眼镜矫正。”
姜淡月惊讶道:“那你还想要去做手术?”
芳芳:“做手术能彻底根治,不比矫正好?再说小宋的同学妈妈说,他们做完效果挺好的。”
姜淡月皱起眉头,没再说好或者不好,只建议她:“我觉得不对劲,手术还是能不做,就不做吧?你还是去问问医生。”
听了姜淡月的话,芳芳换了家医院,重新挂号。
医生表示:“这么小的孩子,最好不要做手术,现在做了说不定会影响后续发育,如今只要干预矫正就可以了。”
芳芳这才感觉一阵后怕。
*
本以为小宋眼睛的事完了,就可以安心搞学习了,没想到牙齿又出了问题。
不知道因为啥,小宋的坏牙齿很多,尤其是大牙,几乎每一颗都烂了,有一颗很严重,烂了一个大洞,牙齿只剩周围一圈,黑黢黢的。
刚开始,芳芳觉得,反正小宋是要换牙的,没必要去做治疗。
等所有的牙掉光了,新长出来的牙又是好好的。
但小宋偶尔会牙疼,每次牙疼,他都在床上滚来滚去,痛哭流涕。
他的烂牙已经非常严重。
芳芳自己有牙疼的经验,知道牙疼的时候简直跟要了自己半条命似的。
在小宋在家疼了几次之后,芳芳感觉等新牙长出来是来不及了,不得已带小宋去了诊所。
诊所的医生跟她说,即使以后会换牙,旧牙也是需要补的。
芳芳只能花钱给小宋补牙。
不得不说,牙科诊所是真赚钱啊!
芳芳捂着自己的钱包,又是一阵肉痛。
*
由于小宋不喜欢吃硬东西,他的两颗乳牙一直没掉,晃晃悠悠的。
芳芳跟姜淡月闲话家常的时候,提到了小宋的牙齿。
姜淡月没觉得有什么问题:“你自己给他拔了不就行了?用一根线栓在门上,猛地一拉门,一下子就掉了。或者直接用手拉,一瞬间的事。”
芳芳:“只是稍微有点摇晃,再说他不让我拔。”
姜淡月又建议:“那你平时给他买些需要啃的东西,说不定用力咬的时候就掉了。我记得我小时候就是啃苹果的时候,把牙啃下来的。”
芳芳摇摇头:“小宋不爱吃这些,他就喜欢吃软的。”
姜淡月想了想,又说:“那去医院或者诊所,让医生给拔了。”
芳芳:“去了,医生说拔不拔都行,因为小宋一直不想拔,医生又说让我们再等一个周,看那两颗牙能不能自己掉,如果自己掉了更好,如果实在掉不了,再考虑去诊所拔掉。”
姜淡月:“我总觉得现在就拔了比较好,否则会不会影响后面的牙长出来?”
小宋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