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张祯将婚礼定成了现代简约和宋制传统相结合。因为兄弟姐妹们强烈要求,梁山水泊必须要有水上大婚仪式,张祯还特地和林冲铺开地图——这次不为行军打仗,而是在地图上找一条河。
说起流经太原城最出名的河,那就是汾河了。大婚那天是个艳阳高照的大晴天,头顶蓝天一碧如洗,开阔的河面碧波荡漾,倒映着远处鳞次栉比的民居。
近河岸处是一片绿色芦苇荡,随着风发出些微的沙沙声,倒有点梁山芦苇荡的意思在里面了。
只见一艘装饰满鲜花和红绸的礼舟从芦苇荡中划了出来,张祯穿着红色婚服,外面披着花边繁复的绿色大袖,手里举着一把梁山妇联赶制的红色团金线繁花团扇——每个梁山的女子都至少在上面缝上几道针线,汇聚着大家对新娘子最真挚的祝愿。
为了保持仪式的庄重,在见到新郎之前,张祯需要用团扇轻掩面容,直到碰到新郎接亲的船才可以移开。此时为了整体的妆容正式,她头上真发和假发髻都如墨云般堆积在一起,还带着不少沉甸甸的金饰,正中一直硕大的金凤簪下面鎏金流苏在双目前摇曳,彰显着梁山的有钱、大气,但实在是有点重,好在张祯仍旧能保持青松般笔挺的站姿立在船头——就当站军姿了。
林冲的礼船是从汾河另外一侧向河心驶出的,他难得穿了一身大红婚服,胸前挂着一团红绸绣球,更衬得淑质英挺,手里握着标志性兵器——同样佩戴上一朵大红花的丈八蛇矛,撑立在船头,显得威风凛凛。
迎面来的徐徐凉风带着林冲的思路翩飞,他想若是张祯此时看到自己这背影,少不得吐槽一句“单刀赴会,林教头好俊的功夫”。可惜这时娘子并不在身边,只有一帮梁山损友大呼小叫,在身后的船队上敲锣打鼓。
气氛是到位了,只是林冲心里却有一丝紧张。
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新娘和新郎船队分别自两岸出发,沿着汾河岸边前行一段距离,向沿途围观的百姓抛洒花瓣和喜糖之后,便前往汾河中间一处河心岛而去。
此处有几座沙洲堆积成岛,小的只有狭长的沙洲,大的上面铺满绿植,还有亭台楼阁点缀其中,岛和沙洲之间有九曲玉带桥和拱桥分别相连,尤其以拱桥和河心主岛水边为最佳观礼场所,此处已经挤满了梁山的人,还有一些归顺梁山的其他农民起义军首领和他们的观礼小分队。
两艘礼舟渐渐接近,船头轻轻碰在一起。
孙二娘站在拱桥上带头起哄:“新娘子快拿下团扇让我们看看美不美!”
张祯早在两艘船头挨在一起时便有所准备,此时迅速将团扇放下,看到近在咫尺的林冲那张洋溢着幸福的脸,觉得自己的官人今天真的是又帅上了一个新高度。
两人双目对视,张祯先甜甜一笑,林冲也笑了起来。
“搞得这么隆重,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张祯小声对林冲吐槽。
林冲也小声说:“我也有点紧张。”
说完两个人都觉得明明之前已经结过一次婚了,结果再结一次还要紧张害羞的自己很是有趣,同时笑出了声。
眼看两人要准备唠嗑的架势,锦儿连忙进行下一个流程:“请官人娘子射出吉箭。”
这里是个创新的环节。本来按照婚俗,新郎这时要在船头托出两只大雁献给新娘,这是订婚纳采礼时便要备下的,而且如果新郎体格武艺允许的话,应该由英武的新郎亲自射下才行。
但张祯觉得,婚礼仪式上突然托出两只半死不活的大雁,显得有点二,这大雁嘛,她和林冲谁都能轻松射下,于是提前商量好一人一只,现场射大雁作为吉礼。
林冲将同样缠绕着红绸的檀木大弓先递给张祯:“娘子先请。”
张祯大方接过,对准天空飞过的雁阵弯弓搭箭,只见箭矢从流星般飞向蓝天,带着一只中箭的大雁掉了下来。立刻有梁山水军摇着小舟前去捡雁。
此时雁阵已乱,林冲不慌不忙射出一箭,第二只大雁也落入小舟。
四周观礼的人群响起欢呼声,孙二娘更是命人在桥头放起了鞭炮。
锦儿说:“请娘子步入官人接亲的礼舟,我们一起去享用婚宴。”
张祯冲林冲做了个“接住我”的口型,便像一只轻巧的绿色蝴蝶跃入对面船头,双手都挽在林冲脖子上,林冲的手扶着她的纤腰。
旁边的人又开始起哄:“亲一个!亲一个!”
飞舞的花瓣雨中,两人在船头长时间得拥吻在了一起,这一刻天地万物仿佛寂静无声,整个宇宙似乎只能听到自己和对面的两份心跳声而已。
过了好一会,张祯才面带红晕得挽住了林冲靠近她的一侧胳膊,两人各执绣球一端的红绸。
张祯笑着说:“咱们去再拜一次我爹张教头。”
船离靠岸还有一小段时间,这期间需要沿着河心岛绕一圈,向所有观礼的人群一一执意。
经过了一上午的折腾,两人终于站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