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章
杨老三指了一下不远处在屋顶上满手是泥的杨老二道:“那儿。”
黄大个道了声谢,快步走了过去。
双方一碰面,黄大个也没废话,直接把来意说明了,同时道:“大人说那天与您说好了,县学里的所有屋子修好,加上厨房和各式桌椅,连工带料,一共给您110两。”
“如今工期才开始,大人说让我先给您送一百两,余下的银子待完工后再一并付清,这后期若是还有需要增加的家具,咱们到时候一并结算。”
杨老二听说现在就给他钱,一时愣了两秒。
随后笑道:“大人真是太客气了!”
黄杨县什么样儿,做为本地人杨老二比谁都清楚。
苏平当时说三日后给钱,他已经做好了,被拖个一年半载的情况,若不是因为对方是父母官,他真不乐意趟这趟浑水。
可当时苏平又给了他一块玉佩当做抵押。
他才微微安心,为此他还偷偷拿着玉佩去当铺问了问。
直到对方告诉他,这玉佩至少三百两,光是这手艺都是有市无价的。
杨老二怕怕吓吓地把玉佩又拿了回来,几度想给还回去,怕自己不小心给碰了磕了,可惜一直找不到机会。
这会见黄大个来交换信用了。
麻溜的从屋顶滑了下来,而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黄大个道:“这是收据,您签个字或画个押。”
为了怕对方说自己不识字,黄大个索性找了张先生和许先生一并作证,同时将契约念了两遍,杨老二和他的同伴一起听着。
最后才完成了仪式。
黄大个笑道:“您别嫌弃麻烦,这是咱们大人说的,以后咱们黄杨县的每一笔收支,都会在月初的时候公示于众,让咱们百姓明白,自己缴的税都花在了什么地方……”
众人:“……”
黄大个一走,大家立马议论了起来。
“二哥,苏大人这是什么意思?以后县里要收公示?”
杨老二哪懂这个,一边将银票收起来,一边看向张先生。
张先生这会也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缓了缓才道:“苏大人想得周到,这样一来也不怕什么贪污受贿了,对咱们平姓倒是好事儿。”
众人似懂非懂的点不过。
不过张先生说是好事,大家就认为这肯定是好事。
反正别人比自己读的书多。
张先生和许先生下午上课时,一改让大家练字和背书的习惯,索性领着学生一并讨论起了苏平来了之后,这一系列的动作。
苏平和张典吏到了商会馆。
史员外还没来,来的是万喜楼的董公子和陈家粮铺的吴掌柜。
苏平与人约定是辰时正,也就是上午八点。
他和张典吏一盏茶都喝完了,也不见其余几人过来,苏平也没什么意外,与吴掌柜和董公子有一句没一句的聊了起来。
苏平道:“万喜楼我听说过,据说是饭菜口味极好,待有机会了,本官定要去尝尝。”
董公子呵呵笑道:“欢迎,欢迎!大人有喜欢吃的菜,也可以说个名儿,咱们万喜楼的师傅做好了我差人给您送过去。”
苏平笑道:“那就先谢谢董公子,不过最近太忙,待本官空下来了再好好想想。”
苏平与董公子聊了一会吃的,又把话题抛给了吴掌柜。
问了他目前一石小麦多少银。
吴掌柜听得心头咯噔一下,硬着头皮道:“回大人,如今正是秋收季,粮食的价格要比春季低一些,而且均是新粮,是以质量也更好一些,一石在1100文左右。”
苏平心头一动。
比起张典和孙主簿给他报的价格还要便宜一些。
尤其是比起京都的粮价,更是便宜了三分之一。
念头一闪而过,苏平接话道:“那种粮的价格是多少?”
吴掌柜:“……”
完犊子子,全被东家说中了。
新上来的县太爷一上任就找他们这些商贾,要么为了钱,要么为了粮,总之不可能让他们这么平白无故……
吴掌柜哆嗦着双手藏在袖子里,有些为难地开口:“回大人,种粮与寻常粮的价格相差不大。”
苏平轻轻点头,话题一转聊到了别的方面。
吴掌柜可算是松了口气。
他来的时候,东家提点了一句,过分的要求不要答应,超过五百两的事情,只推说回去与东家商量便是。
想着苏平年纪轻轻被拔到黄杨县,要么没背景的新科进士,要么就是家里买来的官职。
这两种人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把钱瞧得很重。
否则,苏平到任才三日,便急着要与他们见面。
这是比前头那些还不如,一出来就要捞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