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
吐槽归吐槽。
苏平还是很有礼貌地与同事们互相见了礼。
除了孙主簿和守门的老李昨日见过之外,余下的五人,分别是典吏张大人,王捕头和他的徒弟小王捕快,剩下的两人便是本县的衙役赵老十和钱老三。
还有两人,就是昨日进城时见的,现在已经在城门口守着呢。
所以没办法来参加今日的集议,不过孙主簿一会让老李过去与两人说一声关于苏平上任的事儿。
待过几日他们与赵老十和钱老三换班时,再来见过苏平。
县衙的集议其实挺简单,大家每半个月过来汇报一次自己的工作。
由张典吏记录在册,以便将来查看。
黄杨县总人口不过四万有三,县城这片饶是人口众多,也不足两万,一年到头也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像孙主簿在职十三年,遇见最大的案子也就是一起儿童失踪案。
大家都以为是西桐那边有细作混了进来,全城戒备了起来,谁知道那孩子只是玩捉迷藏,躲进了枯井里。
在里头睡着了,待醒来时天已经黑了,吓得嗷嗷直哭。
平日里,顶多处理处理民事纠纷,帮忙找找东西。
要说现在最操心的,也就是秋播之事。
孙主簿直勾勾地望向苏平,“大人,当下最要紧的也就这么一件事,毕竟咱们这边抢种的时间也就这么几日,要是再晚一些到时候天寒地冻,可能会导致种子不好发芽,死在了地里,到时候更影响收成了。”
“还请大人尽快修书一封,向知府大人赊得种粮。”
“若是可以,下官希望今日就由钱老三送出去,过不了几日种粮就能回来了。”
苏平下意识地拧了下眉,学着他爹平日里与各地管事议事的模样,轻轻叩着手边的桌面,缓缓道:“孙主簿先别着急,我在家时也跟着父亲种过几年的地,看咱们这边的天气,种粮也不差这几日,不如趁着今日有时间,你先带我去地头瞧瞧,再确定种粮一事吧。”
昨日孙主簿走了之后,苏平与黄大个简单讨论了一二。
苏平在家的时候,每月底会帮他爹看账本,有时间也会陪着去外头收收账,到了秋播和春种的季节,还会跟着去庄子上长长见识,虽然决策一事插不上手,但多少不算门外汉。
自个的小园子里还种了不少的花草蔬果,一家人可以说四季没缺过鲜花和果子。
对于此行的目的,他也想的很透彻。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总不能真让他爹的两万两就那么打水漂了。
到时候他再做个逃兵,他爹还得花钱捞他。
更何况让他在这里待上几个月,灰溜溜的滚回去,不是他的风格。
虽说在路上被人泼了一盆又一盆的凉水,他还是觉得,该尽心的就得尽心,不为别的,就因为自己这工作是花了大价钱买来的。
弄丢了他心疼。
嗯,苏平是想把这份工作,当成终身制来干的。
>_<
有些事情不试怎么知道,兴许他科举一事差些气运,但在旁的方面补回来了?
黄大个自家也有几亩地,他爹是跟着苏明远跑腿的长随,家里的地就他娘和他一起种,苏明远自打发达之后,不止为村里办了学堂。
每到清闲时节,也会请几位庄稼把式给村民讲上几节课,以便大家把田种的更好,生活也富裕起来。
他娘没读过书,有些东西听不真切,便是由着他去的。
在种田方面没什么创新,但依葫芦画瓢他还是不成问题的。
两人最后决定,先看看地,要是不适合种小麦,那就换个东西,实在不行,就在技术上改进改进。
办法总比困难多。
孙主簿张了张嘴,只得坐了回去,沉声道:“一切都听大人的。”
孙主簿这位佐贰官说完了,接下来就是首领官张典吏。
他那边倒没什么大事,朝廷下来的邸报文书,他都收拾的相当妥贴,至于本地的治安倒没什么大问题。
并不是因为民风淳朴,而是实在太穷。
就连山贼、水匪都绕开他们。
至于县里的账目,就在县衙后的书房里放着,他每个月都会整理一次,在前任走了之后,他便将前任的账目一并整理了出来。
前两天也将这段时间的处理好了,只等着苏平有时间了过目。
余下的四人更没什么要说的了。
不管是捕快还是衙役,平日里干的最多的,就是早晚两圈巡城,五天与城门口的两位一轮换。
苏平见议事厅一片沉寂,便知道会议应该结束了,笑道:“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共事,希望咱们合作愉快,在这里就数我年纪最小,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找我,以后咱们就是一条船上的,啥也别说了,铆足了劲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