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第六十八章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高叔老婆来了,就消极怠工了,他的原话是“老子在部队将近二十年,以前是小兵,一年最多40天和老婆在一起,后来升官了,老婆可以随军,但是经常一周回家一趟,现在好不容易老婆孩子热炕头”
老婆孩子热炕头,那就把孩子带走,刘瑞这两天白天抱着安安,今晚,看着安安霸占着自己的床铺,防止安安掉下炕,刘瑞做好防护措施后来到院子,看着还在下小雪,点上烟抽了起来。
冯家三兄弟和汪家兄弟,看走眼了,哎~
“给支”
刘瑞把一包烟递给冯叔,冯叔点上一支烟,顺手把烟放到自己的口袋。
不要脸,刘瑞眼中带着鄙视。
冯叔毫不介意,“觉得他们是我儿子,你帮了他们,但是原因双方都有错,说得再准确点,应该是我儿子们的错误更大,所以现在你觉得汪家小六的惩罚太重了。”
“冯叔,你应该从政。”
“从小我们夫妻就没有管过儿子们,岳母管的,我一直以来知道岳母偏心,也劝过,岳母不听,妻子加倍对汪家小辈好,这样又导致了儿子们的妒忌,每次回来我就会把道理也和孩子们讲过了,但是……孩子都是债!得利时候理所当然,失利的时候怨天尤人。”
刘瑞听着冯叔扯淡,冷冷说“所以呢?”
“你是他们的老大,他们归你管了,要打要骂,你随意。”冯叔递过纸条给刘瑞
刘瑞接过纸条,打眼一看放入口袋。
“所以我舅舅说得对,不公平是乱家之本。”
“小飞儿说得对。”
“为什么感觉你像说的是别人家的小孩,搞清楚,他们是你儿子。”
“我在这里时间不长了,所以我的儿子们拜托你了,不求像你一样,最起码要像一个合格的兵,小瑞儿。”
呵呵~早知道就不要出来抽烟了,回屋睡觉。
雪下了五天才停,上山都是白茫茫一片,银装素裹,意味着猪草没有,今年的猪要起码到三月中旬才可以了。
刘瑞来屯干部办公室,看到屯里去县里修路的壮汉全部回来了,刘瑞开心极了,做砖头的人有了。
老书记烤着火说“小瑞子,看到了吗那么一大片的地都是你们知青办学校的。”
“老书记,地还冻着,我看我们学校4月份开学。”
“你看着办,我们屯里的娃一定要是第一名。”
“行,没有问题。我觉得大人,也要扫盲,凡事40岁以下的人全部在中午一个小时来学习和晚上来听课一个小时。”
“小瑞子,你的想法好,谁不来就扣工分。小瑞子,冬天的的菜按照你说到,卖给了几个厂食堂,但是还有二十亩的甘蓝,没有人要,你想想办法。”
刘瑞“我记得甘蓝不是没有种吗?”
“你回家的时候种的,马上成熟了。”
“屯里自己分不就得了。”
“吃不完,要烂的。”
“这个菜有我们知青一份吧!”
“你帮我买解决就有一份。”
刘瑞有点思路,但是,能不能成要去县里才知道。
“老书记,把你牛车借我,路上地滑,我明天要去县里。”
“你会赶牛车?”
“冯叔陪我去。”
“行,明早来拿牛车。”
刘瑞回到家里,来到鸡场,找到林雨“我要一批鸡蛋换土砖。”
“没有问题。怎么换?”
“没有想好。”
刘瑞来到大厅,看见一群人在喝茶。
“张叔,交给你一份任务”
“你说。”
“鸡蛋换砖头,最好是把学校的围墙最好屯里的人都自愿的一起来建好。”
张诚“你是打算怎么换?要多少土砖?大方还是苛刻?”
刘瑞无赖的说“不知道,砖头你去问高叔,其他你看着办,我和林雨说了,会拿出一批鸡蛋。但是要保证自己吃的蛋和鸡场孵鸡蛋。”
张诚皱褶眉头,说得这么好听,全权负责,看样子鸡蛋舍不得多给,但是又要大家一起建围墙,这是逼他画大饼,那只好“那半头猪先留着,建好学校,一起请屯里人可以吗?”
刘瑞点点头表示赞同,最起码这半头猪吃的有价值“可以”
那群老头嘀咕着“小瑞子是越来越抠了。”
“冯叔,明天一起去县里玩玩。”
第二天,太阳出来,雪融化,天气更冷了。
干净的稻草在炕炉烤好,铺在牛车上,把自行车也放在牛车上,刘瑞和小晟,林雨三人裹着厚厚的棉被,三个热水袋装满热水抱在身上,还有很多物资。
冯家三兄弟和汪金城被冯叔一起叫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