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池初见
想到这里,丹若心上陡然升起一股强烈的悲愤之情,将她的思绪从回忆中拉回到了现实。
她抬起头来缓缓地环视四周。
这里不过是牡丹城里一家小小的客栈,再也不是那个有家,有莞娘的鸢尾城了。
一瞬间,决堤般的泪水从丹若眼中涌出,将她身上的榴花裙浸湿了一遍又一遍,如同数月前那个风雨交加的夜里一样。
但即便是这样,她依然努力地让自己振作起来,提醒着自己还有好多事需要去做。
此次来到牡丹城,一方面是为了寻找新的家园,而另一方面,则是想要看看这花国王室与国王,到底是不是书中所写的那样。
这半个多月的跋涉与艰辛,让丹若心力交瘁,疲惫不堪。
她本该在客栈里好好休息一晚,但此刻,这些回忆所牵出的心情,却让她实在无法入睡。
于是,她便轻轻地走下楼,跨过客栈大厅的门槛,想要出去走一走。
出门一抬头,一座座朱檐碧瓦,鳞次栉比的古建筑便缓缓映入她的眼帘。
房屋上,道路边,全都装饰朵朵带着雨珠的鲜花,衬着浅浅的水雾与稀稀疏疏的灯火,给人一种漫步于仙境之感。
她慢慢走近那些花朵,俯身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一阵淡淡的幽香便立即充盈了她的整个鼻腔,并迅速蔓延至身体各处。
随着这口气的呼出,丹若感到自己的情绪似乎已经渐渐地开始舒缓过来。
她正准备继续往前走,耳边却忽有一阵清冽旷远的琴声传来。
那琴声优美婉转,引人入胜,如同天籁一般。
高洁素雅的意境中,似有抚琴者心中无尽的忧郁与愁绪。
丹若凝神细细听了一会,原来是自己很喜欢的一首琴曲,《碣石调·幽兰》。
回想起上次听到这首曲子,还是在鸢尾城的沁芳楼里。
那是某位来楼里听小曲儿的读书人,听到尽兴时,一把夺过花娘手中的琴,想要自我展示一番。
那位读书人的演奏,虽然技巧指法都准确无误,但情感和艺术性上却稍显青涩和稚嫩。
但这位抚琴者,却仿佛是把自己的灵魂融进了琴中,将平时不能用语言抒发的种种压抑与苦闷,用琴声尽情地宣泄了出来。
汉·蔡邕《琴操·猗兰操》中记载,孔子周游列国,因得不到重用,在自卫返鲁途中,看到山谷中兰花盛开却与杂草为伍,不禁触景生情,叹曰:“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
想必这位抚琴者,当是以空谷幽兰自喻,生不逢时,怀才不遇。
丹若有点被这琴声所打动了。
出于想要与抚琴者一起探讨琴曲的目的,她朝着琴声的方向寻去,慢慢地来到一条窄窄的小巷。
小巷左边的院墙上,一扇木门微微虚掩着,看起来像是某座宅院的后门。
丹若轻轻推开门,跟着琴声继续走了进去。
随着琴声变得越来越清晰和明亮,丹若眼前出现了一座小小的花园。
花园里有着几丛低矮的树木,还有一方清澈的水池。
几块庭院石高低不齐地立于池边,池里有几条锦鲤自在地游来游去。
一条弯弯窄窄的石板小路边,是一片片碧绿的青草地。
草地上开满了一株株色彩淡雅,散发着阵阵幽香的兰花。
丹若稍稍抬头,望见不远处的宅院正房下,有一段整齐光洁的石阶。
石阶上有一个人,身着一袭白衣,盘腿席地而坐。
他的腿上置有一把品相极好的琴,琴弦上那白皙修长的十指正在续续地轻弹着。
那人的身影虽略显疲惫虚弱之感,但却努力支撑着,十分地专注与投入。
好像是凌冽寒风中,一朵洁白纤细的,拼命挺立着不想倒下的兰花。
丹若轻轻地走了过去,想要把这抚琴者的样子看得更加清楚。
随着丹若的靠近,琴声也渐渐停下了。抚琴者将手从弦上移开,缓缓地抬起头来。
丹若从未见过如此绝美的一张脸。
那肤白胜雪的脸上,一对微微拱起的细细秋波眉,一双深邃迷离的桃花眼,鼻梁高挺,薄唇微启。
一头乌黑柔顺的长发松松地,慵懒地束在脑后,脸颊边随意地垂下几丝鬓发,晚风轻轻一吹,便柔柔地飘扬起来。
发上那一根银光闪闪的发带,与天空中的月华交相辉映,一时间仿佛点亮了整个花园里的夜色。
那一双脉脉含情,却带着淡淡忧郁的眼里,似有一汪幽深看不见底的潭水,又有满天被薄云轻蔽的星辰。
孰真孰假,如梦似幻,如一个解不开的谜一般,让人忍不住想要潜入那潭中,或拨开那片薄云一探究竟。
丹若就像被那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