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俄罗斯双人滑组合,娜塔莉娅?伊万诺娃和亚历山大?别林斯基。”直播间内,王露的声音和冰场上空回荡的广播声重叠。“本赛季的自由滑选曲来自拉威尔的《波莱罗》,一首非常经典的舞曲。”
观众席上已然荡开了一大片或大或小的俄罗斯国旗。他们的考斯滕运用了大片的富有光泽感的橘红,先勾勒上一层金边,再一层黑。黑色作为最边缘的纹路,无疑增加了冲突感,视觉充满张力。这种戏剧感呼之欲出的风格在沉默寡言的别林斯基身上有些突兀,似乎稍显花哨,但非常适合伊万诺娃。她显然与搭档商量过入场方式,被红色包裹的右臂提起,捻起裙摆,不对称裸露的左臂搭在半空中。她甚至有意避开了搭档的搀扶,独自走在前面,并且在半路转过身,轻甩裙摆,昂起下巴。
于是,一个明艳大方却又不乏傲气的西班牙女郎便跃然于冰面上。毫无疑问,她知道如何发挥无穷的魅力。现场观众的欢呼声不绝于耳。
“总决赛的自由滑配置较前两场有所调整。”王露补充道,“编排的顺序更改了部分,并且将原本3S+1Eu+3S的连跳换成了3F+1Eu+3S。这是一个难度非常高的313连跳。”
莱克尔赞美:“他们总是富有挑战精神,然后完成。”
“我希望他们能够挑战成功。当然,还有捻转四周。”西塞道,“他们显然不准备放弃,现在又加入了疯狂的3F+1Eu+3S。这是一套难度系数很高的节目,期待他们的表现。”
《波莱罗》的音乐响起。铃鼓以相同的节奏铺陈开底色,长笛重复着相似的旋律,由此铺开底色。伊万诺娃便如同盛放的石榴花一般舒展肢体。当节目真正开始时,她反而收敛了一部分外露的炽热,转向一种润物细无声似的演绎。别林斯基更多充作合格的绿叶角色,但也并不显得笨拙。
“抛跳后内点冰三周。”
一上来就是抛3F。伊万诺娃落冰时颇有余力,衔接了一个illusion,再配合一小段很有西班牙风情的舞步。这之后是双人联合旋转。
与此同时,程愫弋和江愉已经热身完毕。程愫弋在脑内逐步逐层梳理节目,细微的紧张感一如既往伸入,缓慢地轻触神经末梢。放松张开的手掌掌心微凉,她不确定自己能否在一首自由滑的时间内捂热它。但至少,那里在慢慢晕开些许温度。
“一个……捻转四周。”西塞道,“变成了捻转三周。”因为多个高难度动作,这场GPF伊万诺娃和别林斯基滑得偏紧。为了拥有足够的进入时间,他们砍掉了不少衔接,因此编排相较于之前两场难度前沿却也内容丰富的版本来说略空。目前看来,这种取舍反而令他们丢掉了一部分。定级受到了影响。
接下来的编排步法紧密了许多。配合着轻巧的小跳和旋转,两人相互靠近,上肢的变化也更加繁复。裙摆便更加剧烈热切地漂浮吹动起来,而伊万诺娃处于一个绝对主动的位置,丝毫不吝啬展示自我,明艳动人。之后的5R托举进行得水到渠成。
现在已然来到连跳的节点。平时,伊万诺娃和别林斯基连跳的成功率便不高,大概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成功率,3F+1Eu+3S从出难度到运用于节目的过渡时间也很短。格奥尔基认为这和捻四将一同成为他们现在乃至冬奥会夺冠的大杀器,而从基础分上看,连跳显然又比捻四重要。他甚至觉得,从GPF才开始已经有些迟了。IB本该在赛季刚开始就实践这一难度。
不说男单,这对很多女单选手来说无疑也是一大难题。
内刃起跳。待机时间稍长,但这更能保证成功率——百分之三十也无异于一场豪赌了。
“后内点冰三周跳,接欧拉跳,再接一个萨霍夫三周跳。……成功了。”
两人连跳的节奏和技术确实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伊万诺娃欧拉跳落冰时显然不稳,节奏掌握得不太好。第三跳的3S高度不够,她依靠收紧度和脚踝拧出了最后的萨霍夫三周。第三跳被标了q,没有标小于号。
落下的那一刻,伊万诺娃和别林斯基也心知肚明:成了。和可观的BV相比,一部分GOE损失已经算不上可惜。哪怕其他动作被抓点定级等各种方面的小瑕疵,只要总体稳定,再成这个夹心跳,他们就只需要等到最高处的两枚金牌就行。
更何况,明年的冬奥会在俄罗斯家门口举办。这是IB的第一届冬奥会,天时地利人和,他们势在必得。这几乎是没有任何悬念的事。
与此同时,和观众席上欢呼声呼应的,正是不同语言,不同来处的解说们仿佛异口同声的惊叹。“他们成功了!这实在是太惊人了!”莱克尔语气激动,“这个连跳仍然有可以改进的地方,但毫无疑问,它是双人滑目前难度最高的连跳……这是历史性的时刻。”
“他们跨越了难度和成见。”坂井道,“第一个3F+1Eu+3S……真是太厉害了。”
王露不免感叹:“伊万诺娃和别林斯基的跳跃此前便有对3Loop单跳成功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