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7 章
贾母和阿杨意外得有话聊,阿杨去的地方多,贾母也见识广博。
“那时候我翻山过去,直到杭州,然后顺着运河北上,一直到扬州……”阿杨应贾母的话。
“扬州是个好地方啊,靠近运河往郊外去那一片我记得有个古寺,也不知如何了。”贾母回忆道。
“是,叫灵山寺,现在的住持是个爱猫之人,寺中狸奴随处可见,香火旺盛。”阿杨印象深刻。
“是了,是叫这个名字,寺中后院有处汤泉,还种了片桂林,是不是。”贾母惊喜,向阿杨确认。
“是,可惜我去时不是时候,没赶上桂花糖。”阿杨笑道。
“那倒是可惜,我做姑娘时吃过,至今闻见桂香,都会想起来。”
“什么桂花糖,竟让老祖宗如此念念不忘?”王熙凤笑道,“只可惜媳妇无缘见识。”
“没有桂花糖,嫂子不如用点桂花糕?”迎春笑道。
桌上的点心里,正好有碟桂花糕。
“一碟桂花糕哪里够,回头我让厨房的人做桂花糖去,看是不是老祖宗当年吃的那个滋味,若味道不差,就算媳妇儿的一份孝心,也不用老祖宗念念不忘。”王熙凤一开口,一个人仿佛就能来了热闹的气氛,屋里尽是笑声。
贾母只笑着,没有反驳什么。
阿杨看她的眼神,一边是子孙满堂的热闹笑意,一边又仿佛从“史老太君”这个身份抽离,平静地注视着这府上的一切。
阿杨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忽然会有这样的想法,再看向贾母时,她依然是那个满脸笑容的老太太。
“林姐姐在扬州住过,可知道那灵山寺?”惜春探过头来与黛玉说话。
“是有这么一座寺,有的人捡了狸奴会送上去交由寺里照顾,秋冬时去,寺里会送桂花糖,很多孩子下了学会去讨糖吃。汤池我却是不曾见过。”黛玉回忆。
“真好。”惜春不仅叹了一声,也不知指的什么。
探春笑道:“前些日子分宫花时还说着以后要搅了头发做姑子去,这就给自己物色上了?”
几个姑娘也笑成一团,只惜春不服气瘪了瘪嘴,但还是无奈露出了笑。
那边林瑾遗憾:“原来杨大哥来过扬州啊,可惜不能早些遇见。”
“我那时北上,没在扬州停留太久。我之前在杭州也呆了不少时候,这么大的杭州城,哪能说遇上就遇上。”阿杨喝了口茶,捡了块酥糖吃。刚刚说着桂花糖,说得他忽然有些犯馋了。
“什么时候?去年吗?”林瑾好奇,又有些错过的不甘心。
“去年六七月吧,天还热的时候,陪人去了杭州,在西湖玩了会儿。”阿杨说到。
“哦,那会儿我正在准备书院的终试,没怎么出门,难怪不曾遇上。”林瑾努力让自己释然,仿佛若是他闲暇,必定能早些认识阿杨一般。
“杨大哥去西湖泛舟吗?还是去比武?”林瑾问,问到后面半句时还有些隐隐的兴奋。
“没,就去西湖玩了会儿,挺凉快的。”在贾母面前,阿杨含糊道。
贾母乐见小辈相处融洽,见阿杨爱吃酥糖,吩咐身边的丫头再给阿杨拿一些。
黛玉才想起来,去年她与友人西湖泛舟,曾听采莲女说有一个呆子,不知听了谁的浑说想用石子把鱼砸晕过去,后来似乎没有成功,跳下湖去与鱼闹脾气。
后来才知缘由,林诗音身边的一个丫头父亲是个镖师,护镖的路上受了伤,正巧遇上那呆子,被商队的管事用童年乐事三言两语就哄了过来,那时黛玉对武林人带有偏见,并未刨根究底,现在回想起来,才发现那呆子竟然就唤作“阿杨”。
再一想,下水与鱼闹脾气,完全就是烨熙做得出来的事情,又忍不住失笑。
黛玉抬眸扫了阿杨一眼:可不就是个呆子吗。
阿杨发现黛玉看了自己一眼,偷偷对自己笑,于是也回了个大大的笑容。
黛玉用茶掩住勾起的嘴角,不动声色移开了视线。
薛宝钗看在眼里,心中是“果然如此”的了然。
“我瞧着林妹妹爱吃这桂花糕,不如我我这碟也给她送去。”薛宝钗吩咐丫头去给黛玉送桂花糕,见黛玉回头看向自己,笑着偷偷对黛玉比口型:“你这促狭鬼,今儿可被我抓住把柄了。”
黛玉暗里偷偷向薛宝钗讨饶,二人隔着三春笑闹。
“林妹妹和宝姐姐说什么了,难得见林妹妹这模样?”二人动静太大,探春笑问。
黛玉面上镇定,耳尖绯红。
薛宝钗瞧了黛玉一眼,笑道:“正与林妹妹说呢,现在还是杨家哥哥,等过了春祭,还得唤声先生。”
春祭之后,各书院开学,故薛宝钗才有此说。
“哦?怎么说?莫非——”贾母对此也起了兴趣,脸上笑容越盛,看阿杨的眼神越发满意喜欢。
阿杨脸上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