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旧识
沿东水门进城,东京的繁华与喧闹扑面而来。
顾浅尘负手立在船头,穿越隔岸传来的喧嚣,于清冷的晨雾中,嗅到东京城熟悉的波谲云诡。铁塔寺隐在云雾里,俯瞰众生,默然垂悯。
三日后进宫朝见,这几日,顾浅尘正好走访故交,离京快一年,不知多少事发生。
外患未平。
年初郭奎、燕答二位大将率兵五万,南下交趾平边患。未曾想,半年不到,交趾便又集结兵力,分水陆两路大举入侵。
内忧隐隐。
如今,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闻相为保守派之首,掌管吏部、户部等要部,参政知事王副相为变法派之首,主导“麦苗法”等新法推行。官家的棋局很有意思,两派各有所职又各有牵制,一些重要事项必须合作,方能成事,如此可避免两派势同水火,扰乱朝局,可两派之争难免,不得消停。
户部郎中司马瑜已成保守派党羽,从派系上说也可算子承父业。只是闻相其人刚愎自用,与司马相爷大为不同,如今的保守派,比当年司马相爷主持的保守派,在朝堂上激进许多。顾浅尘在离京前就吃了闻相不少苦头,司马瑜因“夺妻之恨”恨不得把顾浅尘抽筋剥皮,此二人不会轻易放过自己。
过去在谏院,顾浅尘自诩能游走于两派之间,连官家也因此高看他一眼。可贬至杭州知州后,要务之一便是在杭州督行“麦苗法”,已身不由己陷入变法派之列,再无中立身份。顾浅尘索性高调登门王相府,至少先把吕荟勤等因妒才或私利结怨之流摆平,多一个朋友,少一个敌人。
王栋消瘦了许多,顾浅尘原以为好兄弟是因礼部公务繁忙所致,后来才得知是为情所困,他与司马蕙的婚事,司马瑜横加阻拦,唯一的解法是王副相亲自登门到司马府提亲,可这二人多年恩怨,早就老死不相往来,王栋的事便遥遥无期地耽搁下来。
好在江府诸事皆宜。江知忠在翰林院与世无争,安如磐石。含辞继妹江含钰与王相次子王松明年就要成婚,继弟江含钦虽丢了闲职,只在家中做个富贵闲人,但他不惹是生非就是造化。顾浅尘甚至找了刘太医打听江知忠的病情,得知今年冬季咳疾已未再犯,便替含辞安心不少。好在江家都是好消息。
三日后,顾浅尘进宫朝见。
星夜,顾浅尘随着百官自宣德门旁的右掖门入宫,依稀想起以往上朝的日子,浮起些旧荣新辱的念头。
文德殿朝见,官家依旧意气激昂,风华不减。吏部按制式走流程,官家无非点了几个地方官问些赋税、灾害等事。到顾浅尘时,便特让他把杭州“麦苗法”试行情形说了一番。
顾浅尘把一年来的情形汇报一番,又把试行中的几项改善措施介绍了,最终结论是建议“麦苗法”可在国朝全面推行。
此话一出,便等同于扔出个炸弹,两派在朝堂上便针对“麦苗法”是否在国朝全面推行争执起来。几个保守派党羽,直指余杭曹三灭门案,大做文章,变法派奋起反驳,替顾浅尘挡了许多刀子。
后来不知道是哪个武官接了个话头扯到交趾又犯边境之事上,朝堂之争愈演愈烈,官家不胜其扰,扶额宣了退朝。
顾浅尘心里叹口气,没想到如今朝堂风气竟至如此,这般倾轧、内耗,政令如何有效推行。如今官家不是他相见就见,他无可奈何地往宣德门走去。
“浅尘留步。”王副相喊住他,“走,随我面见官家。”
“官家宣了我?”顾浅尘面有喜色。
“官家召我,说要再议‘麦苗法’一事,这不明摆着要见你么。”
二人来到延英殿,官家正皱着眉头喝一盏茶。见顾浅尘随着王副相进来,并不意外,把茶盏放下,直接发话:“成日这么争论不休,宣一道政令竟如此之难?”余气未消。
“官家,咱们今年已推了好几项新法,‘麦苗法’牵涉甚广,动及一些士族根本,是以他们竭力反对,不出意外。”王副相安慰道。
“你倒是替他们圆场。那几项新法,哪一项不是争来吵去定下的?‘麦苗法’于国朝和百姓都有裨益,若不是顾卿劝我稳妥起见,先做试行,年初我便下令推行了。如今,他们还在朝堂如此这般,简直不把我这个皇帝放在眼里!”官家越说越动气。
保守派背后还有太后及诸多老臣坐镇,官家生气也不无道理。王副相和顾浅尘垂头听着,连声告请官家息怒。
官家自己消了气,走下堂来,端详着顾浅尘,“顾卿这一年,可安好?”
“顾卿,少了你在朝堂,朕这一年头疼不已,刚刚上朝你也见着了。去年着你去杭州历练,也是权宜之计。如今‘麦苗法’推行在即,你回京来,朕着你到户部,帮着王相推行新法。”
户部,抢司马瑜的位置,向死对头闻相汇报工作?官家真是瞧得起顾浅尘。顾浅尘不敢吱声。
王副相苦笑道:“官家,余杭曹三灭门案,他们呈了十几个劄子弹劾顾浅尘,您如今是把顾知州直接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