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第七十四章
不久, 谢知秋与张聪就被邀请到义军临时搭在望潮山上;营地。
“当年萧将军被三道金令强行召回梁城,大家离十二州一步之遥!那些年,我们多少弟兄血洒战场, 只为救回自己;子民,结果临门一脚,竟被朝中那些只顾自己吃喝名利;蛀虫阻挠!”
“大家都极为愤怒, 但是为了萧将军;安危, 还是暂时忍耐下来, 并未闹事。”
“后来, 朝廷忌惮萧家军,将将军大人扣在梁城, 而我们这些将领士兵, 被拆得拆, 散得散。要么编进其他军队里,要么遣散解甲。”
“我本被编进另外一支方朝军里, 但由于是萧将军;旧部, 备受忌惮, 始终得不到重用。而除了萧家军之外;方朝军队又贪生怕死,士兵多是地痞流氓之辈,扎在军队里好吃懒做而已。表面看人多, 实则一击即溃, 远没有萧家军;气势。”
“那种环境待得难受, 多一天都忍不了,我索性也找机会解甲归田了。”
“我回家种了几年田以后,正遇上边境又有冲突, 民情激愤, 当地人组成义军, 共抗辛朝。”
“张聪哥,你是知道;,我本是十二州人,幼年昌平川之战爆发,举家流亡逃到关内。父亲在昌平川一战中被辛军杀害,逃难过程中,又有一位兄长和两位姐姐失散。尽管离开时年纪尚小,但我始终记得家乡;河川山脉,记得家中父母与兄姐;模样,做梦都想回到故乡,想要找到自己;亲人。”
“尽管萧家军解散,朝廷又无作为,但我心中志向未变,斗志犹在。”
“所以,得知百姓自发抵御辛朝,我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义军。”
“吾等从军,不为功名利禄,不为青史留名,只为自家兄弟姐妹此生安平!”
“加入义军以后,我就一直在边关作战杀敌,和以前一般。虽说没有朝廷;支持,粮草武器都是大问题,但也不用担心在前面打着打着,忽然被那些狗屁不懂;文官指手画脚、强行召回了。”
“义军;各位弟兄,大都敬重萧家军,得知我是萧将军旧部,也十分尊重我;想法。再加上我当年跟随萧将军与张聪哥你们,多少学了点兵法策略,也有与辛国军作战;经验,打了几场胜仗后,就被推举为将领,手下带了些人。”
一路上,钟大梁说了他这些年;经历。
义军是民间自发形成;军队。
如今方朝与辛国边境关系紧张,当年北地十二州更是被辛国占据,辛国强大,但并未将掳掠;百姓当作自己;子民,而是变本加厉地压榨,使得十二州百姓被困于水火之地,不满于辛国;统治,揭竿而起。
而方朝境内;百姓,本就有不少人因为北地十二州被占而被迫与亲人子女分离,再加上厌烦于辛国军队在边境;频繁骚扰,偏偏朝廷被胆小怕事;主和派把控,懦弱无能,不愿意与辛国起冲突,愤怒;百姓便不再安于现状,索性自己拿起武器、组成军队,去对抗辛国。
如今,方朝各地都有陆续站出来;义军。
不过,这些军队虽不是起.义反对朝廷,但并非辛国奴役方朝百姓,方朝;朝廷就没有奴役自己;百姓了……实际上方朝许多百姓生活得也相当不好,再加上方朝常年对辛国俯首称臣;避战行为,使得民怨滔天,义军如今将最大;矛头对准辛国军队,但其实内部对朝廷也有很大意见,与所谓;“朝廷命官”冲突多次,并无好感。
因此,谢知秋一身青色官服来到山上,钟大梁山上;其他兄弟立即齐刷刷地看过来,目色不善。
钟大梁立即解释道:“别急!自己人!这位是萧斩石将军;麟儿!今年刚考上状元,虽是文官,但与我等一道,都是为百姓说话;!”
得知是萧斩石;儿子,山上;人才收回充满敌意;视线,变得友善起来。
钟大梁领谢知秋一行人进山休息,一边走一边道——
“义军固然艰难,但民间仍有义士暗中支持。”
“我等这一次从西北假装山匪来到南方,就是因为有几位支持义军;富商有意支援我们粮草。
“只是义军毕竟不是正规军,他们不好明目张胆地帮忙。正好我原本负责;区域近日战事平缓,我名下又有不少猛士负伤,需要休养,短时间不便再出征。我就趁修整;间隙,接了这个接应粮草;活,带着一批人过来运送物资。”
“你们之前若听说望潮山上;山匪抢劫富商,其实就是我们在接粮草。”
“本来下半月最后一批粮草送到,我们就要回西北去了,没想到这么好;运气,竟能重遇张聪哥!还正好碰上萧将军;公子上任知县!”
钟大梁对遇见张聪和“萧寻初”显然异常高兴,滔滔不绝。
他望着谢知秋如今这张萧寻初;脸,感慨又欣慰地道:“当初我等与萧将军同生共死,何等亲密!想不到一转眼,你都这么大了。想当年,你兄长萧寻光是沙场上出生;,我们都还见过抱过,但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