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分崩
皇帝是谁和他们这些小老百姓有什么关系,但是听说新皇帝仁义宽厚,税收都减了,不少人在自己家里供起了长生牌位。
“是钦差大人,真是好大的排场。”
“陛下恩德,草民铭记于心,陛下万岁,陛下万岁。”
街道两旁的人纷纷跪下,风吹起了一点轿帘,有那胆大的抬头往里看,能看到钦差大人端肃温慧的面孔。
钦差上了年纪,但是双目有神,精神矍铄,所到之处如遇不平之事,钦差都会出手,贪官污吏地方豪强,哪个不怕她。
这样子,倒是让一些老人想起了那位姜大人,一样的嫉恶如仇精明睿智。
“老天有眼啊,老天有眼,沈大人英明。”
钦差姓沈,与右相是同族,只是和右相不同,这位神大人此前淡出朝堂,只做了教书先生,新帝登基,广招贤才,这位沈大人才在沈相的举荐下入了朝堂,一如朝堂便是钦差大人,足以见陛下对沈家的器重和信任。
这几天,林馥听到的都是对新帝和左相的赞美之词,云何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只要有能力的,不论是亲信还是政敌,他都敢用,户部给边关银子也及时了不少,同样的,赵王处境就堪忧了。
新帝登位,按照规矩,藩王是该回来的,但是,回来容易,想走,可就没那么简单了,赵王也只能拖。
但是名分大义都在云何,这么拖下去也不是办法,现在通州城内已经有人蠢蠢欲动了,而且身后就是楚家,若是常萱下旨要楚岚出兵通州,楚岚听还是不听。
御书房内,常萱面前是已经写好的圣旨。
“陛下真的决定这么做?”
常萱莞尔,“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楚卿和其父兄不同,朕信她。”
楚岚父兄是真的生了造反的心思,但是楚岚不想把通辽四州的百姓卷进来,天下富足百姓安定,有什么理由造反?
一旦反了,背后北狄趁虚而入,死的还是胤和同胞,所以,楚岚亲手杀了她父亲兄长。
“朕不愿像父皇那样疑心过重,朕励精图治爱民如子,海晏河清,四海之内又有谁会孤注一掷的谋反,国之亡,首罪在君。”
云何不再相劝,况且,他心里也是赞同的,楚岚领兵作战这么多年,战功赫赫,若论功绩,早该封王侯,只是朝中一直有人阻挠,此事才不了了之。
“楚岚封威烈王,其妹楚岫追封荣安侯,楚芸封平安县主,享郡主俸禄,楚家功在社稷,自然当得起如此嘉赏。只是,陛下,楚岫到底是谁杀得?”
“不重要了,已经不重要了,朕和楚将军都知道不是先帝下的手,楚岫之死罪魁祸首的北狄,北狄一日不灭,这天下就会有无数个楚岫。”
宗室衰微,但还有那么一两分钟底气在,但是这几天下来,已经被常萱拆解的七七八八,有时候云何也会感叹,这世上有人生来就是当帝王的。
“舅舅,永安郡主可有消息了?”
云何沉默,这几日他一直在加派人手搜寻二人,但是一直没有找到林馥和穆子言,两个重伤的人,能逃到哪里去。
“后宫之中可还安稳?”
“太后是个聪明人,朕本就是常家血脉,登基以来所做之事有目共睹,她知道该怎么做,还有一事,朕想立正君了,希望舅舅能够掌眼。”
帝王婚事,很多时候就是一桩政治交易。
“不只是哪家儿郎能入咱们阿萱的眼?”
“是赵小将军,反正正君也不必久居深宫,他还如往常一般带兵打仗即可。”
说起打仗,军饷永远是绕不开的,户部这几天的账云何翻来覆去的看,实在是扣不出半个子儿了。
如果,那个人肯出手再好不过了。
摘星得月,曾经是白和昶最引以为傲的高楼,只可惜,他亲自封了得月楼,又遣散了摘星楼的诸多美人。
以利相交者,利尽则散;以势相交者,势去则倾;以权相交者,权去则弃。
他自问与人相交不过是权势钱财利益交换,他们要钱,而他要权,互惠互利,何乐而不为呢?
只可惜了,他真的是喜欢林馥的,他为林馥准备好的登天梯她不要,却偏偏要和穆子言一起零落成泥。
连太后不也顺应新帝了么,师姐也得新帝重用重回朝堂,这世上,没有什么比利益更稳固的东西了。
他现在还能给林馥最后一个机会,只要林馥回来,她还是永安郡主,还是大理寺少卿,甚至,权势比之前更甚,只要她做出选择。
白和昶相信林馥会做出最合适的选择,毕竟,她一直很聪明。
“郡主,可千万不要让我等的太久啊,白家无缘留下郡主,这得月楼便做为新婚贺礼赠予郡主。”
有时候,商人才是这世上最灵通的,白家产业众多,林馥和穆子言都受了重伤,哪怕可以住在破庙荒宅,但必须吃喝,更需要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