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小城做题家 > 后记1:罗里吧嗦的感慨

后记1:罗里吧嗦的感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敲下最后一个字,我心底竟然有了一种释然的感觉。

诚实地说,我蛮久都没怎么看过校园文了,相比其他类型的网文,这几年校园文反而成了我最少阅读的类型。从某种程度上说,可能是我缺乏了对一些校园文共情的欲望。

我离开高中很久了,高中那些散碎的回忆逐渐从毕业时的清晰无比到后来的模糊不堪。甚至有时突然想起一个片段,还要花好久的时间回忆,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当时我在干什么?我身边有谁?就像放置时间太久又惨遭摧残的磁带,倒带回去可能会卡带、也可能会音质失真。

现在部分地区高考制度改革、教学方式改革。甚至由于科技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自媒体短视频的流行,很多人的高中回忆跟我的完全不同了。

我那时候学校禁止带手机(当然了大家都悄摸摸带),有些同学带的仍然是按键手机、也有些用的是最原始的智能手机,多数只是用手机登扣扣,去网页版贴吧灌水、或者去网页上看小说。

那时候流量远远没有现在用的多,我曾经一个月用的最多好像也就50M?记不太清具体数据了,但那个时候大家发短信特别多,常聊天的话一个月动辄几百条,不过一般动感地带套餐十几块就可以包了整月的流量和短信。所以在看校园文时,有时会有微妙的错乱感,现在孩子的校园生活好精彩啊,有些羡慕。

在H省小县城,高考是99%孩子的出路。这里没有那么多类型的高考加分、很少能接触各种竞赛、也几乎没有自主招生这些其他校园文经常出现的东西。或许可能可以有,但是学校或者老师出于某种目的放弃了。现在的我看来,这的确是普通县级高中的最优解。

教育资源的断层下跌,地区资源分布不一,这些都是客观事实。比起天之骄子云集的各种竞赛和百花齐放的加分,踏踏实实完成三年的学业,走过那座独木桥,是老师、是家长甚至是学生自己心里的最优解。所以这些孩子自嘲小镇做题家(哈哈哈哈),是无情的考试机器,是应试教育下的卷王。

真正想要提笔开始,源于前一段的一个问题,大概跟高中作息时间相关(具体的我也忘记了)。当时有个IP河南的网友说自己高中五点就要起床,晚上要快十点才放学,一些其他IP网友发出了质疑声,认为他在夸张,但是也有IP山东和河北的网友现身举例。虽然当时我没有上去凑热闹,但在心里狠狠地赞同,啊你不是一个人,我也是五点起床啊,连着灌了三年咖啡哎。

较之其他百花齐放的校园活动,我的高中生活乏善可陈。运动会、日常跑操要求前后距离两三拳(当然是学衡水的)、还有每年唯一一次的元旦晚会,甚至这些到高三啥也没有了。那时候的感情也是压抑而克制的。

“我们一起努力考一个大学好不好”

“我们去一个城市吧”

“我现在只想好好学习,你也要努力啊”

“××同学,你要努力,高考以后再说”

......

哈哈哈再回忆起来就没完没了了。

总之,突然之间想留下些什么,我就自己开整(bushi),算是自己70%的高中生活再加上一些幻想和杜撰。

当年高考完后,我曾经花了一些时间写了一个小短篇,大概1w多字的样子。主角并不是陈苒和许数,但可能是另一种形式的他们。仍旧以描写三年生活为主,但是三年间两人双向暗恋,直到高考完才表白,最后去了一个地方念大学,一切圆满。

但经历了很多事情后,我才后知后觉明白一些东西。这次我想换一种形式。让他们在最单纯、最青涩的高中互相陪伴,然后被迫分离,在各自遭受社会毒打变得成熟后相遇,顺利he,我怎么会让他们be!

不过比较困难的点在于,我离开高中很久了,有些记忆真的有些模糊。本来原计划高中生活写的会长一些,但一些东西记不清了。如果描述特别多关于学习的内容,我基本写不出来(因为高中的知识基本忘完啦),现在保留的都是当时记忆最深的片段。

描述高一讲数学题的那一段,我翻箱倒柜找到了高中数学笔记才比葫芦画瓢的搞了出来。不过里面的情节70%都是真的,当年我们班主任真的搞了这个,虽然我一道也没听懂,但我一眼喜欢上了讲题的某个人。不过时间很短,只是懵懂的好感,后来也遇到了更加刻骨铭心的人,高中时期对于学习好的学霸真的有特别重的滤镜哈哈哈哈。

六高里出现的都是曾经鲜活的青春,也是我关于那段回忆的不舍。他们多数人都普普通通,都在为了一个想象中的未来努力;他们没有显赫的家世和背景,走入大学走入社会就像水滴汇入大海,变成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但在书里他们都闪闪发光,毕竟每个人曾经都这样青春、都这样意气风发。

所以这本书不想给大家带来很多跌宕起伏,这里没有阴谋诡计和勾心斗角、也没有校园暴力和青春伤痛(当然我刻意让陈苒和许数分离,小声b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