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荀私学
送走了外大母一家,郑昭一下子觉得轻松了很多,她跟在郑细君后面低头把玩着手中的司南配,显而易见的非常喜欢这件玉饰。
这东西在现代时她还只能在历史博物馆看见,而且大多都是从地底下的墓葬中挖掘出来的,在她所在的时代历史中那些汉代贵族似乎格外喜欢用玉器陪葬。
郑细君见状不由得说:“你二姨母最喜欢搞这些东西,以前还未成婚时便整日里与些纨绔女郎们醉酒放歌,不务正业,这块玉饰很有可能就是她雕刻的,你好好拿着,你二姨母虽然人不着调,可手中出的东西却都是好的。”
郑昭听到这句话不由得瞪大了一下眼睛,她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世界的女纨绔子弟做派,说实话还有点说不太出口的好奇。
“她这人不靠谱的很,也就那些士族女郎们喜欢和她厮混,都是一堆没有作为的人。”郑细君显然对这位二姊的一些行为感觉到头疼,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忍不住对郑昭说,“你以后见到了她不要跟着她胡闹,家中几位小辈都因为她被训斥过。”
郑昭这才有些明白,为什么刚才外大母说郑细君有什么事情去找大姨母或者三姨母,却唯独没有提及二姨母了,看来这位高龄怀孕的二姨母是一位令诸位都头疼的怪诞人士。
而且刚才郑细君说起这位从未见过的二姨母时的神情也太像贾母说起贾宝玉是个孽根祸胎、混世魔王时的神情了。
郑细君还在说着话,院门被敲响了,郑昭回头看只见门口多了几个探头探脑之人,郑薇站在门中间的位置,她今年才十五岁,可个头已经不矮,郑昭目测对方起码有一米六三的高度,而女孩在还在青春期,还有继续发育的趋势。
她这个时候才恍然发觉,这个世界的女孩子好像都挺高的,像是她身边的女仆阿月和圭都不是矮个子,也有一米六五左右的高度。
这在缺粮营养又不均衡的古代其实是很少见的,毕竟大多数男人因为小时候吃的不好缺乏营养都长不高,大多数底层百姓只有一米六几。
也只有豪强以及士族门阀家中的郎君们因为自小营养均衡、不缺吃的个头较高,能长到一米七几的高度,像是郑细君就有一米七五左右,在这个世界已经算是高个子。
对上郑昭以及郑细君的目光,郑薇带着一众姊妹兄弟走了进来,“姑丈,我带郑芙她们过来给姑姑吊唁。”
今天上午李家人过来了,母亲她们都过来帮忙,嫌弃她们这些小孩子过来捣乱,就没让她们过来,这时听村中的人说起李家人已经走了,她才带着姊妹弟弟们过来拜访。
因为这几天的事情,郑二叔和郑三叔干脆带着孩子们直接住在了父家这边,短时间内不准备回去,主要是为了和这位良好出身的妹夫(姐夫)好好发展一下关系。
今天上午帮忙的时候郑昭都听见这几个人在郑细君面前说话都含着锋,估计是有所求,郑细君却是一副不动如山的模样,在对方说说时也只是笑一笑。
也是因为这几天郑二郎君和郑小郎君都住在这边,郑平安和郑芙这几人这几天玩疯了都,跟着村里的孩子到处跑,也不需要去上学。
这个时候的乡里是有私学的,而且乡里私学的老师还可能是学术水平很高的著名学者,不像官学那样限制门第出身,而是以一种有教无类的优秀传统来传授学生知识。
因此此时的私学招生范围非常广泛,生徒不仅有贵族子弟,还有在社会上毫无特权的寒素,这些寒素依旧需要服役。
郑芙就是郑二郎拜托了母亲郑翀,通过打通一些关系送到了乡里的一位名叫荀舟的太儒设立的私学上课。
这位荀舟既明经学又善天文,曾任魏军军谋掾、郎中,后于七十五岁告老还乡,在嘉富乡中开学授徒,就之学者众多,嘉富乡中有不少女郎是其门下学徒。
但郑芙显然不是一个读书种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认为读书这种事极其无聊,还不如下水捉鱼来的快乐。
现在没了阿父阿母掌控,她跟着一众表姊妹们撒欢子玩耍。
不过现下村中的大孩子现在都需要下田帮忙干活,或者家中打柴、烧水、喂鸡等诸多家务活要干,根本没时间跟她们一起玩,而年纪小的她们又看不上觉得小孩子邋里邋遢,于是就大家就一伙人来到了郑昭家中,来找她玩。
郑昭带着人进了屋子,这院子还是多年前建的。墙都是黄土墙,版筑而成,结实得很,都是村中青壮年压上去的,现在多年过去,也并未见有坍塌趋势,经过郑姨她们一番收拾,现在还算得上宽敞明亮。
其实这次她们带回来的仆人并不是很多,也就八九个人,其余大多都是家兵,负责看家护院的。
现下郑姨带着三四个仆从修缮郑苛的墓室去了,于是院中剩下的仆人就不多了,唯剩下的几个还被郑昭打发去削竹片去了。
至于圭和阿月二人被她打发到李婵那边去了,这几天流民们都在建房子,她让阿月两个人过去看着,避免因为建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