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大军汇聚山东道
大明京师,沙尘暴来袭,天空灰蒙蒙的。
大明的士人们,自然不懂得这到底是什么天象,但不妨碍他们拿来利用,攻击政敌。
他们都说是皇帝受到了蒙蔽,才会显示出这种天象。
他们的意图很明显,攻击的对象,就是住在皇宫中的客氏,还有魏忠贤。
木匠皇帝虽然没有见过什么世面,但他却不傻。
现在的木匠皇帝,已经能看得出来大明的文官们搞的这种套路了。
大明文官们搞的这种阴谋诡计,其实一点也不高明,就是站在道德制高点,对政敌发出抨击。
如果同是官员,对于这种手段,还真的无可奈何。
毕竟他们人人都拿道德当做挡箭牌。
但大明皇帝,如果态度强硬,就根本不用理文臣们这一套。
这一次,木匠皇帝同样也不愿意理会。
现在大明的士绅捐钱捐粮,出人出力,一同对付平头贼,让木匠皇帝舒心不少。
至少他不用发内奴了。
但战事方面,依然没有传来好消息。
登州府已经全面失陷,莱州府也随时会失陷。
唯一让木匠皇帝比较安稳的事情,就是各地来援的兵马众多,已经有三十万兵马向山东道聚集了。
而且还有二十多万兵马,在来的路上。
兵部尚书黄嘉善,准备用五十万兵马,对盘踞登莱的平头贼进行围剿。
袁可立的奏折已经到了大明京城。
山东总兵杨肇基兵败身死的消息,在京城中响起轩然大波。
杨肇基刚刚剿灭了白莲教叛贼,没想到这么快就战没了。
对于平头贼的战力,大明的文官们又有了新的认识,他们更紧张了。
家族在山东道的官员,心中不再那么安稳,偷偷写信回家,提醒族人们想办法迁移。
中原之地的士绅们,心中也难安,他们都是两手准备,如果此次围剿平头贼不利,他们就要做迁移的打算了。
唯有永城知县孙传庭却不一样。
孙传庭在大明文人中,是个异类,他修文习武,文武双全。
武艺如何,很难评论,对于大明的文官来说,能把马骑好,就算得上武艺不错了。
孙传庭经常与友人说起,如果有机会,他一定会带兵上阵,痛击平头贼。
现在大明边事纷扰,到处都有叛乱发生,还有平头贼大军压境,通点武事的文官很吃香。
就比如喜欢兵事的袁崇焕,就经常和人吹嘘自己通兵事。
袁崇焕也修文习武,还能马上射箭,在大明文官中当然能称得上知兵了。
矮个里面挑高个,要求不要太高!
而且袁崇焕勇于任事,在兵部的文化面前夸下海口,只需要兵精粮足,他一人就能守得山海关稳如泰山。
大明兵部倒也不是傻子,没有真的让袁崇焕一个人去守山海关。
袁崇焕被任命为山东按察司佥事、山海关监军,辅佐原任辽东兵备道阎鸣泰守山海关。
可惜兴义军不从山海关进攻,直接跨海而来,进攻登莱,也没法验证袁崇焕到底是不是吹牛!
如果兴义兵真的从山海关攻击,袁崇焕肯定是守不住的。
当然,也不可能验证袁崇焕是不是吹牛,因为袁崇焕是有条件的,需要兵精粮足啊!
大明的文官中,其实还有一个人也是修文习武的。
那就是刚中了状元的卢象升。
卢象升倒是要谦虚得多,他刚中进士,不好意思去抢功劳,也抢不到,大明的官场可是很看重资历的。
卢象升此时在兵部,就是个打杂的,还没有官职呢!
……
大明集结大军进入山东地区,早就被兴义军的密探侦查到了。
杨延武也在调集兵马,将朝鲜半岛,东瀛和大员这些地区,马上就要完成训练的新兵两万五千人,调到登莱地区。
杨延武准备与明军展开大战。
明军集结了几十万人,这可是明朝士绅们凑出来的军队。
如果不是明朝士绅支持,大明朝廷要聚集这么多军队,一年内是完全无法完成的。
这么庞大的军队,就算兴义军拥有了武器方面的优势,杨延武也不敢轻敌大意。
为了缓解这种压力,杨延武命令东海水师出兵长江三角洲,将东海沿岸的大明水师,全部歼灭!
东海水师第一个攻击的就是紧靠山东道的淮安府的东海中所。
淮安府的士绅早就心惊胆战,担心平头贼来袭了。
但淮安府是个好地方啊,这里良田无数,全部都是富豪士绅们的。
这些士绅为了守住自己的财富,纷纷慷慨解囊,捐饷助军。
可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