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 六
平省电影制片厂还没有做电影后期的能力,三天之后,杜老头儿带着几个工作人员前往中京,借用中京电影制片厂的人员和设备做《教训》后期。
之所以选择中京电影制片厂,是因为这部片子完成之后,首先要送到XX部审核,通过之后再送去电影局审核,然后才能进入发行程序,在中京做完后期,送审各部门都比较方便。
像录音剪辑这种技术性占主导的环节,杜老头儿就不太熟悉现在的方式方法,他便提出要求,让茹争流在那边盯着,过一段时间他去看看成果,提出修改意见,茹争流再根据他的意见去和录音师剪辑师沟通。
他们这部电影是很基础的故事片,没有什么特效,实景又多,因此后期做起来速度飞快,四十多天之后,茹争流就给杜老头儿看粗剪。
杜老头儿看了觉得拍摄现场机器噪音太强,演员声音受到影响,这样在电影院里观众看得就比较吃力。原本因为主要演员都是话剧演员,台词功底很强,才考虑现场收音,但出来的效果并不如人意。思考再三,他决定改用配音,于是又请了配音演员。在配音的同时,主题曲也送来,杜老头儿对此倒是很满意,马上打电话回去,问平省文工团有没有合适的演员能唱这首歌,连夜把歌送了回去。
茹争流有些不理解:“在中京录歌不是更方便更便宜?”
杜老头儿颇不以为然:“咱平省自己的电影,当然要平省的歌手来唱主题曲。”
茹争流连连点头,杜老头儿的家乡荣誉感是真强。
经过无数次修改,杜老头儿终于基本满意,亲自把《教训》送到XX部,期待一个好结果。
茹争流这一闲下来,马上给家里打电话,一听见丁改兰声音就问:“妈,自由那边没事吧?”
丁改兰掩饰不住言语中的喜悦:“就跟你说,家里有我们呢,不用操心,天天打电话,这得多少钱?你妹那事儿让你爸跟你说。”
申大中中气十足,朗声宣布:“闺女,你就放心吧!欺负自由那个小混混儿,他混的那个帮派给严打了!”
申大中还没说完,话筒中就听到自由兴高采烈地喊:“那个谁谁谁让学校开除啦!”
茹争流终于放下心:“这就好,这就好。我这边快结束了,估计下周就能回去。我可想死你们了!”
但事情远没有茹争流料想的这么顺利,XX部的审核意见下来,做出了一系列改动,比较出乎意料的是:要求编剧名单加上曾经出现过的王编剧和李作家,而且指明他们分别为第一编剧和第二编剧。
《教训》的剧本送到杜老头儿手里时只是个大概框架,后来茹争流可以说是根据杜老头儿的意见从头到尾重新写了个故事,因此送上去审批的编剧名单为:初稿作者、杜老头儿、茹争流,现在又加上两个,编剧栏调整为:王编剧、李作家、初稿作者、杜老头儿、茹争流。
茹争流郁闷极了,这个剧本百分之八十都是她做出来的,原作者和杜老头儿也就罢了,王编剧和李作家起了什么作用?蜻蜓点水一般在平省电影制片厂的办公室蘸了蘸,就轻易拿走了她辛苦那么久的成果。这一拉溜五个作者,她的名字在最后一个,任谁看见都觉得她作用最小,最无足轻重。
茹争流之所以愿意到刚刚起步的平省电影制片厂,目的就是要快速积累名气,在这个行业闯出名堂来,取得更多的社会资源,这样她将来才能自立门户。刚开始第一部就这么欺负人,一步让、步步让,她这次让了,就等于告诉别人说下次也可以,这样她什么时候才能拍自己的电影?
于是她直接找到杜老头儿,在他面前哭了一场,充分表达了自己的委屈。
杜老头儿是很护短的,看见茹争流哭,一根接一根抽了半盒烟,最后说:“你看这样行不行?第一我退出编剧名单,第二我们在编剧后边标注是集体创作,然后再列编剧名单,一般这样标注,大家就会认为名单中的每个人负责不同部分。”
茹争流泪眼婆娑地问:“这个剧本绝大部分都是我写的,凭什么我要在最后?”
杜老头儿说不出话,吧嗒吧嗒又抽了剩下半盒烟,这时太阳已经下山,他说:“先按我说的办,后边看情况再说,你先回去吧。”
茹争流愤愤不平,等了好几天,终于等到了XX部批下来的审核意见,这次只做了几处小修改,其中一条认为编剧名单过于冗长,精简之后保留三位,分别是:王编剧、李作家、和原编剧。
茹争流出离愤怒,这次她一滴眼泪都没有流,直愣愣来到杜老头儿面前,问他:“师父,现在这种情况,你说我该怎么办?”
杜老头儿也正生气,把文件往桌上一摔:“他娘的!我现在就打报告,你等着!”
茹争流就等着。
等来等去,也没有结果。
很快,《教训》通过了XX部的审核,没有再下发,直接送去电影局排队。等杜老头儿和茹争流再得到消息,已经是《教训》通过电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