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上完了这一课,课间休息时,叶渝墨的眼睛已经肿成了桃子。
宁屈让小厮打了一盆凉水,打湿手帕为叶渝墨敷眼。
敷眼时,师徒闲聊。
“墨儿若为仕,当何为而为?”
宁屈只是一问,仅当课上所讲的延伸,不期望叶渝墨能回答出什么令他满意的内容。
叶渝墨闭眼枕着老师的腿却道:“先欲择君。”
冰凉的帕子敷在他的眼上,使他干涩的眼睛很是舒服。
这个回答对宁屈来说很是新奇,宁屈瞬间来了兴趣,“你想择什么君?”
正好帕子此时已经不那么凉了,他重新将帕子在水中浸润后拧干,再覆在叶渝墨眼上。
昏君!
叶渝墨内心默默回答,他的志向可不是只想做一个臣子的,可这答案不能给宁屈。
想了一会,叶渝墨回答,“能让我在其位,谋其政的君。”
那便是明君了。
宁屈了然,仔细思考过后就觉得叶渝墨说的很有道理。
的确,若真想做一个能作为的好官,确实首先需要一个贤明的君王。
只有贤明的君王,臣子才能毫无负担的使出自己的报复,否则也只能将光阴虚耗于官场,甚至污染自身。
“那墨儿,”宁屈再换了一次帕子,又问,“纵观天下,你认为何人可为贤主?”
问出这句话,宁屈已经做好了叶渝墨可能会选夏国之外君主的准备,毕竟夏只是前朝分裂后的一国而已。
不过夏国景熙帝在位这几年,政治尚算清明,宁屈对他也很有信心,因而更多的其实是在问叶渝墨对于夏国下一代的看法。
然而叶渝墨的回答是,“无人。”
宁屈没料到这个答案,心下被惊的一漏,久久不知该开口说些什么。
“先生?”
感受到脑袋下的大腿肌肉剧烈动了一下,叶渝墨拿起帕子无辜的睁开眼,仿佛全然不知自己的回答引起了宁屈内心多大的惊涛骇浪。
宁屈低头,目光复杂,这答案太过猖狂了!
若一个成人敢当着宁屈的面如此回答,可以说就是将他的野心完完全全展示出来了。
不过……
宁屈目光落在叶渝墨带着软弹可口的婴儿肥的脸上,心里默念,不至于不至于……
应该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这么一想便想通了,他心情又轻松下来,玩笑开口,“你竟如此确信?好,那为师换种问法,你心中明君当何为?”
说着,他让叶渝墨闭好眼,将帕子又给他盖好。
“明君……”
叶渝墨闻此言不禁回想到前世,张口便说:“不使天下成一家之私,消除阶级,以人为本。治安良好,使黎庶不因饥馑而亡,不因冻厄而死,职位不分男女,人人皆可逐梦,童子日忧书众而难学,老人苦愁荒闲而寻乐。尤且不足。”
宁屈怔住,良久才叹一声:“这是圣贤啊,非尧舜所不能及。”
天下为公,外无饥寒之迫,内有诗书可读,老人不用哀愁老无所养而是因为太过闲散而愁,童子不用担心无依靠而是因为要读的书太多了而忧心,这何止是夫子梦中的那个大同世界啊。
而能做到这样,那位君王还不觉得满足……
他苦笑,本以为自己对明君的要求已经很高了,新收的小弟子要求却能高,甚至已经算是期望了。
他不知,在他看来的很高的要求在叶渝墨看来,只是基本而已。
对于叶渝墨所说的明君形象,宁屈只是听一耳就过去了,但叶渝墨话中那个“消除阶级”四字,他紧紧抓住追问。
“阶级?”
阶级一词在贾谊的《新书·阶级》一卷中就已经提出,不过贾谊提出阶级只是重在以此告诫君王公卿约束自己,不要干有损自己阶级的事。
而自古治国正是要讲究阶级,如此才能使民不乱,使政令可以施行。
而如今叶渝墨提出的“消除阶级”对时人来说完全是一种全新的观点。
“为何要消除阶级?”
听到老师只是发问而不是呵斥自己离经叛道,叶渝墨意识到此时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可以将老师拉入自己阵营。
顿时他眼也不敷了,从宁屈腿上起来坐到他对面。
这是要辩论的架势!
宁屈也认真了,将手帕放入一旁水盆中,正襟危坐准备聆听小徒高见。
叶渝墨先与宁屈说阶级:“古者圣王制为列等,内有公卿大夫,外有公侯伯子男,然后有官师小吏,施及庶人,等级分明。”
他背了一段书,才接着道:“而天子,尊不可及。此乃贾生书中阶级,亦始于贾生,先生可是?”
宁屈点头,贾谊的《新书》他的书房也有,自然读过这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