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救
。
檐上飞过一片玄黑的身影。
她呼吸一滞,极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下一瞬,一颗石子朝着她正面飞来,直指眉心。
她侧身躲开,正好迈出了这片阴影,藏无可藏,正中贼人下怀。
一柄短刃登时从幽黑柳林深处飞来,闻昭脸色一白,眸中剑光闪烁,震耳欲聋的心跳声即将将她的理智淹没——
寒光闪烁的刃面,倒映出男人极速掠过的眉眼,电光火石之间,它的目标忽然变成了黛粉的墙面,尖刃直直插了进去,本来平整的墙面自周围龟裂开来。
闻昭惊魂未定,双手攀在一抹温热之上,心有余悸的看着那柄本应刺入她心脏的短刃。
良久,她听到自头顶传来,却又在她指尖下震颤的声音,朗润如玉,又似劫后余生,微微发颤,“……你有伤到吗?”
声音太过熟悉,她猛地抬眼,撞入了那双漆黑的眼眸里。
明明仅仅半日没有说话,却好似多年未见,多了些熟悉的陌生感。
她张了张嘴,话语哽在喉间,半晌无言。
宋连淮将她的腰身箍得太紧,让她几乎整片薄身都贴到了他身上。
饶是已经没了危险,不知怎的,他凭空生出了些荒谬的窃喜来,久久不愿松手。
从姑娘眼中寻不到答案,他视线游移,停留至覆在自己胸膛处的两只柔荑上。
他眸色一深,白日里那些见不得光的想法冒出了头。
闻昭注意到了他的目光,结合先前的种种,她连忙将手撤了下去,道,“我没受伤,多谢先生。”
而后她感受到了自己腰间那股,猛然收紧的力道。
太重,甚至影响到了她的呼吸。
“姑娘为何独自一人?”
宋连淮如平日里说话一般询问她,只不过多了些漫不经心,不如从前正经。
他今日的忽远忽近,让闻昭云里雾里。更别说此刻,他一反常态的欺近。
简直不可理喻。
闻昭颇为羞恼的瞪了他一眼,说出口的音调却柔和的不像话,“先生自重。”
她话中的意有所指,宋连淮了然般挑了挑眉,情绪飞快的从面色上淡了下去。
手中的力道却一点没轻。
“姑娘受了那么大的惊吓,不扶稳一点怎么行。”
他不咸不淡道。
闻昭:“……”这也算是扶。
说罢,宋连淮往周围扫了几眼,道:“我从宴会厅一路追着刺客过来,却没见旁人。”
闻昭顿时明白了他心中猜测。
应该不止有一个刺客,而且每个刺客的目标并不相同。
之前那声巨石响,应该是刺客放出的诱饵,将那些无关紧要的小厮聚了过去,再开始分头找人。
而正好目标是她的刺客在途中被宋连淮盯上,不然她根本没有逃跑的可能性。
究竟会是谁,有如此绸缪。
她想到了宁梁两家的商会,此刻风雨飘摇。
见怀中人拢着眉头逐渐走神,宋连淮有些不悦,道:“姑娘还能站稳吗?”
他知闻昭心中有羞,故意这般提醒她。
闻昭当然懂得他是什么意思,当下对宋连淮改了观。
什么翩翩公子,恶劣至极的登徒子罢了。
她少见的垮下了脸,嘴角平平,道:“放开我。”
连称呼都气没了。
宋连淮瞥见她紧绷的下颌,平常如花瓣娇嫩的唇此时没有了血色。
他这才将人放开来。
“多谢先生仗义相救。”
闻昭规规矩矩的行了个礼,这般客气,又让他心里堵的厉害。
“我们先回宴会厅吧,”宋连淮建议道,“去看看其余人的情况如何。”
其实他想的是,让闻昭在外面待着太危险了,万一刺客尽数在暗,他不一定能将人护得周全。
闻昭却想着另一遭。
如果刺客的目的真的是要行刺府中的每一个人,那宴会厅也不见得安全,还是回去看看他们。
反正。
她看了眼宋连淮,此时又恢复往常一般的道貌岸然。
这男子也是会拳脚的,虽然心思不纯,但不用白不用。
他们匆匆赶回宴会厅时,刚好在门口撞见了梁家父子二人。
梁裘先是看到闻昭,眼中闪过欣喜,又看到她身侧站着的宋连淮。
见宋连淮手中拿着一柄短刃,他几乎立刻就想到了之前发生的事。
宴会厅遇到的危险,也与闻昭猜测的一致。
确实有冲着梁老夫人等人来的刺客。
众人将收获的几柄短刃放在桌案上,几乎相差无几。
刺客却是一个也没能擒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