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高原之行
。” 张阳感慨道:“你千万不要小看了中原人的决心和毅力,我们自古便有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精神,也有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的决心。” 临走前,张阳转身再是对他道:“还有,张大素可以抵达逻些就说明你们吐蕃的高原不是不可战胜的,一旦我们的人适应之后,你的地理优势也会荡然无存,我们一直都在了解吐蕃,而你们只是片面地了解中原,一个聪明人最容易栽倒的地方便在于自大。” 张阳带着许敬宗走了,留下禄东赞站在原地。 他重新坐下来考虑着这番话,吐蕃的高原不是不可战胜的,一个聪明人呢最重要的栽倒的地方便在自大。 越是想禄东赞心中的慌乱更甚,这些话张阳以前没有说过。 “我要出去!”禄东赞突然抓着牢门大喊道。 喊声在地牢回荡,却没有人再理会他了。 皇宫中,李世民从玄武门一路走向立政殿,耳边是太监的禀报。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李世民回味着这番话,他豁然笑了,“好一句三千越甲可吞吴,英雄好汉当如此。” 太监低声道:“这些便是张阳在地牢中向禄东赞所言话语。” 再是一想张阳,他是一个做什么都要锱铢必较的人,这种话从他嘴里说出来总是差了点什么。 这应该是少年将领才会有的志向才对。 李世民摇头叹息,再是走到立政殿,就瞧见了几个宫女正数着豆子,一个个又是揉眼睛,又是默念数字。 她们将数好的豆子装入一个坛子中,再接着数。 李世民讶异道:“这是在做什么?” 这些宫女连忙起身行礼。 李泰连忙解释:“父皇,这是老师布置的任务,说是要儿臣数清楚一万颗豆子。” “一万颗?这是要数到什么时候?” 见到父皇苦恼的神情,李丽质在一旁讲道,“老师的题目从来都是巧妙堪破,哪有这般一直数的。” 李世民笑着问道:“哦?丽质以为应当要如何数清楚。” 李丽质扭过头,“女儿还没有想到。” 走入殿中,李世民听着皇后的话语,这才明白稚奴为了数豆子,让这些宫女日夜轮番数,到现在已经数清楚三千颗了。 “张阳这个题不是在为难稚奴?” 长孙皇后笑道:“妾身以为是稚奴想简单了,这题目肯定有更取巧的办法,只是他没有想到。” “青雀跟着张阳这么久不如让他去问问。” “也好。” 长孙皇后让宫女去告知青雀。 从长安城往西,一路掠过河西走廊,此刻的河西走廊时不时就能看见一队队的大唐兵马。 从河西走廊一路向西,在吐蕃的北方还有一支孤军正处在高原休整。 此地是吐蕃与西域的交界处,再往西便是一片的冰川和望不到尽头的雪山。 苏定方和李道彦带着一支三百人的兵马,从荒漠一路南下过了冰川,到现在眼前是一片高低起伏的绿荫。 这里没有山林,没有很高的树木,仿佛是在天边。 抬头看去感觉云层也是如此的低。 苏定方对李道彦讲道:“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余,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说是便是这大山了。” 离开长安城已经快一年了,李道彦的胡子很长,身形也越发消瘦他的双眼还带着血丝,此刻盯着壶中的水,“怎么这么煮了这么久,果真如礼部所言东西煮不熟。” 苏定方喝了一口温柔的水,“吐蕃人吃什么的。” 带这支兵马而来的西域向导拿出一块奶渣,听着他的讲述好似吐蕃人吃这个东西。 李道彦很不喜欢这种食物,这根本就是变质的食物才有的味道。 其实早在三个月前,西域都已经平定得差不多了,碎叶的国王主动投降,其余小国也都拿出了自己的财宝以示臣服。 为了感谢张阳的指点,俩人把这些财宝都交给了高昌。 至于阿史那杜尔这个野蛮人,现在还在西域作威作福。 对苏定方和李道彦来说拿下安西四镇轻而易举,他们的城墙又矮又破,士兵训练又差,就像是纸湖的一般,别说大唐的兵马还没动手,被高昌人一冲便如散沙一般。 这根本就是单方面的征服,高昌的兵马还算是讲道理没有进场屠戮,阿史那杜尔的兵马便野蛮很多,这些突厥人和以前只会劫掠的那帮人一样,这么多年了他们还是没有变化。 高昌兵马进退有序,训练得很好,比之大唐卫府官兵也不差。 出来这么久,走了这么远的路,也算是见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怎么样?现在喘得过气吗?”苏定方低声问道。 这个士卒点头,“现在好多了,跑一段路都不会喘了。” 走上高原,大多数人都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来适应这里。 吐蕃高原不能冒然而上,走一段路便要休整数天,能适应过来之后再次开拔,眼前几十里路走得十分艰难。 众人正在休整,突然见一支数十人的兵马朝着这里冲来。 苏定方站起身拔出横刀:“不是说这方圆十里都没有人烟吗?哪里来兵马!” 李道彦也拔出了刀,看着远处而来的人。 对方的马儿没有要停下的意思。 就要到了眼前,苏定方一手执刀,横刀砍向马腹,战马嘶鸣血溅长空。 随着领头的战马倒在血泊中,再看摔在地上的人,苏定方一脚踩在这个人的胸口上,提着滴血的刀架着这人的脖子。 后方赶上来的人迅速拉住缰绳停下。 “苏烈好身手!”李道彦招呼其余的兵卒上千,将这数十个骑着战马的人团团围住。 苏定方诧异对方的面容,拿下对方裹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