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0 不要俘虏
东印度为了配合南部非洲作战,主动放弃发展海军和空军,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陆军上,南部非洲自然也不会亏待东印度,所以东印度陆军的装备之豪华堪比南部非洲国防军,除了最新型号的“虎”式坦克之外,南部非洲国防军有什么,东印度陆军就有什么,连直升飞机都有。
受限于直升飞机的产量,东印度军队装备的直升飞机并不多,而且都是南部非洲国防军已经淘汰的早期型号,东印度陆军还没有奢侈到将直升飞机配备到师一级单位的地步。
即便如此,配备60辆“云豹”坦克的第十五师,装备依然比落后简陋的日军强很多。
“云豹”是尼亚萨兰重工特意为东印度研发的外销型坦克,因为坦克身上的迷彩涂装类似东印度动物“云豹”而得名。
“云豹”坦克战斗全重25吨,装备一门75毫米坦克炮,以及一挺7.7毫米同轴机枪,和两挺12.7毫米口径机枪,正面装甲的厚度达到50毫米,使用狄赛尔动力提供的12缸柴油发动机,公路最快速度可以达到45公里。
跟东印度部队相比,日军的装备确实是简陋。
或者说日本陆军的装备从来就没有先进过。
三八式步枪和尼亚萨兰式半自动步枪的差距就不说了,在重火力上,日本陆军只有92步兵炮算是为数不多的亮点,被广为吹捧的掷弹筒,其实就是一门轻型迫击炮,可是射程和威力跟真正的迫击炮相比却差很多。
掷弹筒的射程只有300米,杀伤半径五米。
这威力连东印度部队装备的“超级左轮”都不如。
日军不是不想装备性能更好的装备。
原因是受限于技术和拥有的资源,根本用不起更好的装备。
在雕门岛登陆的这支日军部队就是这样,士兵的基本装备是三八式步枪,手枪只有军官才装备,而且还是连自杀都可能卡壳的南部式手枪,为进攻部队提供火力掩护的是九二式重机枪和十一年式轻机枪,这俩一个是法国哈奇开斯重机枪的仿制型,一个是故障多到连土八路都嫌弃的歪把子。
进攻的日军部队还是比较谨慎的,散兵线战术很熟练,士兵在前进的时候猫着腰,看上去就像张了两条腿的冬瓜一样滑稽。
日本人的个子太矮了,身高一米六在日本绝对是高个,很多日本士兵甚至都没有装了刺刀的三八式步枪高。
就在日军开始进攻的时候,距离沙滩还不到500米的碉堡内,来自东印度椰城的李飞舟和他手下的士兵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
“稳住,等日本人越过公路再射击,不要给他们逃走的机会。”李飞舟的话音还没落,空中传来炮弹的呼啸声。
大概是受限于运力,滩头日军连92步兵炮都没有,为进攻部队提供火力掩护的是海军舰炮,而且能看得出来,日本海军现在也不富裕,居然等步兵出发之后才开炮,而且火力也并不密集,简直敷衍了事。
这也正常,一共就一艘巡洋舰和三艘驱逐舰,火力全开也称不上密集。
舰炮也是有寿命的,成本比陆军火炮高很多,美国现在已经停止了和日本的贸易,能省则省。
东印度部队修建工事的标准,跟南部非洲军队差不多。
日军驱逐舰上的火炮,很难对永固工事构成威胁,打上去就跟挠痒痒差不多。
巡洋舰的火炮口径大一些,但是也没到能击穿碉堡的程度,炮击只持续了短短五分钟就停止,李飞舟的手下无一伤亡。
炮击停止后,进攻的日军部队继续前进,纷纷越过公路。
这时候空中传来航空发动机的轰鸣声,十余架鱼雷机从阵地上方飞过,向停留在远处海面上的日军战舰呼啸而去。
嗵嗵嗵嗵——
12.7毫米高平两用机枪的吼叫声撕心裂肺,阵地上自动武器的配备达到伤心病狂的程度,东印度步兵师跟南部非洲国防军一样,每个师配备的各种轻重机枪超过四百挺。
李飞舟手下的b连,全连官兵181人,一共装备了12挺轻机枪,此外还有三门迫击炮和两挺重机枪,自动武器装备的数量,比日军一个大队都多。
如此之多的自动武器,进攻的日军部队就倒了霉。
一个中队二百个人,对于众多机枪手来说根本不够分,很多机枪手连一个弹匣都没有打完,进攻的日军部队已经全部被消灭。
带队的军官最惨,至少有十余名精确射手将带队的军官作为第一目标,战斗刚打响就被打成马蜂窝。
接下来是携带掷弹筒的资深老兵,这些士兵都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能熟练使用掷弹筒,被精确射手盯上之后,只需要一发子弹。
再下来就没有了。
伴随步兵进攻的机枪射手被重点照顾,刚打了两个点射就被榴弹消灭,东印度的榴弹射手也同样都经过长时间训练,两三百米的距离上指哪打哪。
进攻部队被歼